聞道河陽,童稚正歡迎
出自宋代魏了翁《江城子(約劉左史光祖謝會再和)》:
如公何地不陽春。
往來頻。
醉傾銀。
聞道河陽,童稚正歡迎。
移向德威堂上著,疑潞國,是前身。
行人還又送行人。
夜無塵。
對豐神。
自古心知,別語轉情真。
須信人生歸去好,三徑舊,四時新。
注釋參考
聞道
(1).領會某種道理?!墩撜Z·里仁》:“朝聞道,夕死可矣?!?唐 韓愈 《師說》:“聞道有先后,術業(yè)有專攻?!?明 李贄 《卓吾論略》:“吾父子儻亦聞道於此,雖萬里可也?!?/p>
(2).聽說。 唐 杜甫 《秋興》詩之四:“聞道 長安 似弈棋,百年世事不勝悲?!?元 秦簡夫 《趙禮讓肥》第二折:“豈不聞道是哀哀父母劬勞?!?李木庵 《東山吟》:“聞道時危黨錮急,傷心不許問家國。”
河陽
河陽 (Héyáng) 古地名,在現(xiàn)在河南省孟縣西 Heyang童稚
童稚 (tóngzhì) 兒童 child 童稚般的舉動 稚氣;幼稚 childishness歡迎
歡迎 (huānyíng) 高興地迎接 welcome 僮仆歡迎。——清· 彭端淑《為學一首示子侄》 他們歡迎旅行的人們歸來 誠心希望;樂意接受 favorably receive 張開雙臂歡迎這個組的到來魏了翁名句,江城子(約劉左史光祖謝會再和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