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舜民《度秦嶺》:
狗{1-1}日去中山,春盡抵馮翊。
閏晦適石城,發(fā)軫蒙再謫。
有姪佐晉陰,所幸在肘腋。
兒女本天愛,未免各分北。
同行五六口,出關(guān)已登陟。
舍去兩京道,右手入大谷。
入谷路崎嶇,少前屢顛躓。
秦嶺生所聞,今日乃相識。
一舍躡其跌,兩舍跨其脊。
東井聞水聲,南箕觀簸析。
西歷華山小,北瞰黃河赤。
大荔信毫末,中條真拳石。
終夜聽猿啼,白晝履虎跡。
俯仰天地間,浩然為一色。
是時甫中元,寒凍地欲坼。
婢仆急榆火,腹背互熏炙。
輾轉(zhuǎn)竟號呼,良久各蘇息。
其南差濔迤,稍降已溫液。
及至洛水濱,揮汗復(fù)疇昔。
乃知高卑殊,能使氣令易。
商於固善地,又且近鄉(xiāng)國。
感涕荷君恩,死生寧有極。
凡人歷艱險,乃心方驚策。
常使處燕安,政如懷鴆毒。
所以古先人,平居猶運甓。
注釋參考
輾轉(zhuǎn)
輾轉(zhuǎn) (zhǎnzhuǎn) 來回翻轉(zhuǎn) toss 輾轉(zhuǎn)不眠 非直接地;中間經(jīng)過許多人或地方 pass 輾轉(zhuǎn)相告 反復(fù)無常 abnormal 昔何言而今復(fù)背之,固得輾轉(zhuǎn)若此乎?號呼
哀號哭喊;大聲叫喚。語出《詩·大雅·蕩》:“既愆爾止,靡明靡晦。式號式呼,俾晝作夜?!薄冻o·九章·惜誦》:“退靜默而莫余知兮,進號呼又莫吾聞。”《漢書·王商傳》:“百姓奔走相蹂躪,老弱號呼, 長安 中大亂?!?唐 柳宗元 《捕蛇者說》:“號呼而轉(zhuǎn)徙,飢渴而頓踣?!?明 李東陽 《中元謁陵遇雨記》:“忽有一隸溺死,眾號呼,相顧皆慘沮無人色?!?茅盾 《子夜》十四:“咬緊了牙齒的嘶叫,裂人心肝的號呼?!?/p>
良久
良久 (liángjiǔ) 好一會兒;略久,稍久 quite a while [韓信]曰:“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與 項王?” 漢王默然良久,曰:“不如也?!薄妒酚洝せ搓幒盍袀鳌?良久,羽旌之影漸沒,車馬之音不聞?!鳌?馬中錫《中山狼傳》 韓立馬良久。—— 宋· 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》 感我此言良久立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很久,甚久 for a long time;for some time 良久乃去。——《三國演義》 市者良久計曰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童區(qū)寄傳》蘇息
(1).休養(yǎng)生息?!稌ぶ衮持a》“后來其蘇” 孔 傳:“待我君來,其可蘇息?!?唐 姚合 《聞魏州破賊》詩:“生靈蘇息到 元和 ,上將功成自執(zhí)戈?!薄睹魇贰だ钯t傳》:“帝用其言,四方得蘇息。” 楊篤生 《新湖南》第四篇:“事至今日,尚欲求蘇息於恐怖政府之下,諸君,諸君,吾則安能忍而與此終古歟?”
(2).復(fù)活;蘇醒?!度龂尽の褐尽ざ乓u傳》“祖父 根 ,著名前世” 裴松之 注引《先賢行狀》:“誅訖,車載城外, 根 以撲輕得蘇息,遂閉目不動搖?!?唐 杜甫 《喜雨》詩:“穀根小蘇息,沴氣終不滅?!?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姑妄聽之二》:“提狐置室中,俟其蘇息,送至?xí)缫?,縱之去?!?/p>
(3).猶休息。 三國 魏 嵇康 《難自然好學(xué)論》:“操筆執(zhí)觚,足容蘇息?!?宋 曾敏行 《獨醒雜志》卷七:“吾軍方自遠來,曾未蘇息?!?許地山 《危巢墜簡·春桃》:“她每天的疲勞就是這樣含著一點微笑,在小油燈底閃爍中,漸次得著蘇息。”
謂更生,恢復(fù)。 南朝 梁武帝 《凈業(yè)賦》序:“du{1|1}夫既除,蒼生甦息。” 元 耶律楚材 《用萬松老人韻作十詩寄鄭景賢》之三:“絶后重甦息,飛花枯木林。” 鄧溥 《得大我書聞其歸自柏林喜而不寐》詩:“病體居然得甦息,故人無恙慰心情?!?/p>
張舜民名句,度秦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