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周必大《紫竹》:
曾到蓬山驗異聞,浮筠翻動雪披紛。
紫莖綠葉騷人句,不在秋蘭在竹君。
注釋參考
蓬山
(1).即 蓬萊山 。相傳為仙人所居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桐柏山金庭館碑》:“望 玄洲 而駿驅(qū),指 蓬山 而永騖。” 唐 李商隱 《無題》詩:“ 蓬山 此去無多路,青鳥殷勤為探看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棲真》:“舊人重到, 蓬山 路通?!眳⒁姟?蓬萊山 ”。
(2).官署名。秘書省的別稱。 唐 王勃 《上明員外啟》:“更掌蓬山之務(wù),麟圖緝謚。”《舊唐書·劉子玄傳》:“蓬山之下,良直差肩;蕓閣之中,英奇接武。” 宋 陸游 《喜楊廷秀秘監(jiān)再入館》詩:“公去蓬山輕,公歸蓬山重?!眳⒁姟?蓬萊 ”。
異聞
(1).別有所聞;所聞不同。《論語·季氏》:“ 陳亢 問于 伯魚 曰:‘子亦有異聞乎?’” 何晏 集解:“以為 伯魚 孔子 之子,所聞當有異。”《文選·顏延之<三月三日曲水詩序>》:“源流遂往,詳略異聞?!?張銑 注:“﹝帝王﹞音樂宴會雖因時權(quán)變,源流遂往,而論説其道者,所聞不同?!?/p>
(2).新的知識;不同的見聞?!逗鬂h書·楊終傳》:“﹝ 趙博 等﹞以 終 深曉《春秋》,學(xué)多異聞,表請之?!?晉 王羲之 《十七帖》:“往在都,見 諸葛顒 ,曾具問 蜀中 事,云:‘ 成都 城池門屋樓觀,皆是 秦 時 司馬錯 所修?!钊诉h想慨然,為爾不信,一一示,為欲廣異聞?!?唐 司馬貞 《<史記索隱>序》:“今止探求異聞,採摭典故,解其所未解,申其所未申者?!?清 納蘭性德 《淥水亭雜識》卷一:“披讀經(jīng)史,偶有管見,書之別紙;或良朋涖止,傳述異聞,客去輒録而藏焉。”
(3).新異之事;奇聞?!逗鬂h書·桓譚傳》:“凡人情忽於見事而貴於異聞?!薄抖膛陌阁@奇》卷十二:“從來説的書不過談些風(fēng)月,述些異聞,圖個好聽?!?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異五·女化男》:“又有 莊浪 女子十五歲,亦化為男。與 莊 事僅隔十年,皆在 莊浪 ,亦異聞也?!?/p>
浮筠
玉的彩色?!抖Y記·聘義》“孚尹旁達信也” 漢 鄭玄 注:“孚,讀為浮。尹,讀如竹箭之筠。浮筠,謂玉采色也。”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蓬萊山》:“有浮筠之簳,葉青莖紫,子大如珠,有青鸞集其上。” 唐 元稹 《出門行》:“求之果如言,剖出浮筠膩,白珩無顏色,垂棘有瑕累?!币嘁灾钢?。 唐 陸龜蒙 《雙吹管》詩:“長短截浮筠,參差作飛鳳。”
翻動
翻動 (fāndòng) 撥動某物微?;虿糠值南鄬ξ恢?stir 翻動表土層 變動原來的位置 ruffle 帶著它到鋼琴那里,翻動著書頁找那個地方披紛
散亂;分散。 唐 柳宗元 《憎王孫文》:“排鬭善類兮,譁駭披紛?!?清 姚鼐 《次韻同年蔣澄川見懷澄川去夏皖中貽詩今夏始達》:“ 江 北 江 南兩岫云,從風(fēng)偶聚又披紛。”
周必大名句,紫竹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