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近現代陳獨秀《感懷二十首》:
蜜山多丹木,其下有丹水。
中產白玉膏,食之長不死。
哀哀世上人,果腹任鞭棰。
棲遲塵網中,局蹐待銷毀。
注釋參考
哀哀
悲傷不已貌。《詩·小雅·蓼莪》:“哀哀父母,生我劬勞?!?鄭玄 箋:“哀哀者,恨不得終養(yǎng)父母,報其生長己之苦?!?晉 潘岳 《馬汧督誄》:“哀哀 建威 ,身伏斧質?!?唐 李咸用 《湘浦有懷》詩:“鴻雁哀哀背朔方,餘霞倒影畫 瀟湘 ?!薄抖昴慷弥脂F狀》第五三回:“書僮嚇的不敢言語,只哀哀的哭?!?趙樸初 《訪廣島》詩之三:“哀哀欲絶絶復言,滿座聞之摧心肝?!?/p>
上人
上人 (shàngrén) 舊時尊稱僧人 Buddhist monk 佛教稱德行高尚的人 sage 知道善而行之,上人矣 指職位高的統(tǒng)治者 high official 上等人 the upper class 農工商賈勞苦營生,非上人之所為 〈方〉∶指父母或祖父母 parents or grand parents 凌駕于他人之上 bully果腹
[to have eaten one's fill;fill the stomach;satisfy one's hunger] 吃飽肚子
充嗛果服兮,驕傲歡欣。——《莊子·逍遙游》
食不果腹
衣不蔽體,食不果腹
詳細解釋猶言吃飽肚子。 唐 柳宗元 《憎王孫文》:“充嗛果腹兮,驕傲歡欣?!薄睹魇贰つ咴纻鳌罚骸肮食⒂忻訌[之虞,軍士無果腹之樂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義鼠》:“見二鼠出,其一為蛇所吞……蛇果腹,蜿蜒入穴。” 葉圣陶 《窮愁》:“勞動者嫌其餅質量薄,雖多食亦弗能果腹?!?/p>
鞭棰
(1).鞭子。亦用作比喻。《國語·吳語》:“君王不以鞭箠使之,而辱軍士使寇令焉?!?漢 劉向 《說苑·談叢》:“騏驥日馳千里,鞭箠不去其背。” 歐榘甲 《新廣東》五:“鄙人雖淺陋,愿執(zhí)鞭箠為馬前卒。” 何其芳 《一個平常的故事》:“讓我的歌唱變成鞭箠。”
(2).鞭打?!稏|觀漢記·和熹鄧皇后傳》:“宮人盜者,即時首服,不加鞭箠,不敢隱情。”《太平廣記》卷四八九引 唐 無名氏《冥音錄》:“幼時,每教其藝,小有所未至,其母輒加鞭箠,終莫究其玅?!薄抖膛陌阁@奇》卷八:“明日主人尋究,定遭鞭箠?!?劉師培 《悲佃篇》:“若輸稅逾期,則鞭箠之慘,無異于公庭。”
(3).比喻督促、勉勵。 梁啟超 《中國積弱溯源論》第一節(jié):“但使有一姓能箝制我而鞭箠我者,我即從而崇拜之擁護之?!?/p>
(4).征服,控制。 清 姚鼐 《書<貨殖傳>后》:“方 秦始皇 統(tǒng)一區(qū)夏,鞭箠夷蠻,雄略震乎當世?!?/p>
陳獨秀名句,感懷二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借舍人呂丈送大雅東還詩韻奉呈——— 汪應辰〔宋代〕
- 李相公餉建溪新茗奉寄——— 曾幾〔宋代〕
- 題竹贈衛(wèi)清叔之潭州——— 趙汝愚〔宋代〕
- 木蘭花慢(壽秋壑)——— 吳文英〔宋代〕
- 叔父生日——— 項安世〔宋代〕
- 玉照堂觀梅二十首——— 張镃〔宋代〕
- 瑞鶴仙——— 佚名〔宋代〕
- 清溪許希賢自號拙逸為賦四絕——— 黎廷瑞〔宋代〕
- 紹興祀太社太稷十七首——— 佚名〔宋代〕
- 奉賀太保岐公承恩致政——— 竇常〔唐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