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陸龜蒙《漁具詩罱》:
有意烹小鮮,乘流駐孤棹。
雖然煩取舍,未肯求津要。
多為蝦蜆誤,已分??笑。
寄語龍伯人,荒唐不同調(diào)。
注釋參考
雖然
雖然 (suīrán) ——用在上半句,下半句多用“但是”、“可是”、“卻”等與它呼應,表示承認前邊的為事,但后邊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even if though; although 李大伯雖然年過六十,勞動勁頭卻比得上年輕的小伙子 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,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。——魯迅《故鄉(xiāng)》 雖然如此,雖是這樣;即使這樣 even so 善哉。雖然,公輸盤為我為云梯,必取宋。——《墨子·公輸》 雖然,受地于先王,愿終守之,弗敢易!——《戰(zhàn)國策·魏策》取舍
[accept or reject;make one's choice] 采取或舍棄;選擇
取舍得當
詳細解釋見“ 取舍 ”。
亦作“ 取捨 ”。擇用與棄置;選擇。《呂氏春秋·誣徒》:“不能教者,志氣不和,取舍數(shù)變,固無恒心?!薄稘h書·賈誼傳》:“為人主計者,莫如先審取舍?!?顏師古 注:“取謂所擇用也,舍謂所棄置也?!?宋 蘇軾 《賀韓丞相再入啟》:“強足以濟艱難,勇足以斷取捨。” 黃宗英 《美麗的眼睛》:“光明啊,你的記憶儲存很別致,取舍也鮮明?!?/p>
亦作“ 取捨 ”。行止?!盾髯印s辱》:“其定取舍楛僈,是其所以危也。” 明 張綸 《林泉隨筆》:“使其取舍進退一以至公而不揚人闇昧之失,以顯其讁,亦何不可之有哉。”
津要
津要 (jīnyào) 水陸沖要的地方 communications hub 南北津要 比喻顯要的地位 important position 擢升津要陸龜蒙名句,漁具詩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