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將茅縮酒,應(yīng)用面為牲
出自宋代楊億《次韻和李舍人立秋祠太乙宮宿齋書事之什》:
太乙祠宮肅,齋居薦至誠。
已將茅縮酒,應(yīng)用面為牲。
月映金天朗,風(fēng)來玉宇清。
玄談知理勝,蔬食覺身輕。
仙馭排云下,空歌繞殿聲。
仍聞得丹訣,簪紱頓忘情。
注釋參考
茅縮
用茅草濾酒。也指古代祭祀的一種儀式。語本《左傳·僖公四年》:“爾貢包茅不入,王祭不共,無以縮酒,寡人是徵。”古代祭祀時將酒自茅束上澆下,糟留茅中,酒汁自茅束滲透下流,像神飲之。 唐 于邵 《釋奠武成王樂章·亞獻終獻》:“茅縮可致,神歆載融。” 宋 蘇軾 《江漲用過韻》:“江流儻席卷,社酒期茅縮?!?/p>
應(yīng)用
應(yīng)用 (yìngyòng) 適用需要,以供使用 apply;put to use;be used 應(yīng)用科學(xué)楊億名句,次韻和李舍人立秋祠太乙宮宿齋書事之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