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兮君兮愿聽此,欲開壅蔽達(dá)人情,先向歌詩求諷刺
出自唐代白居易《采詩官-監(jiān)前王亂亡之由也》:
采詩官,采詩聽歌導(dǎo)人言。
言者無罪聞?wù)哒],。
下流上通上下泰。
周滅秦興至隋氏,十代采詩官不置。
。
郊廟登歌贊君美,樂府艷詞悅君意。
若求興諭規(guī)刺言,。
萬句千章無一字。
不是章句無規(guī)刺,漸及朝廷絕諷議。
。
諍臣杜口為冗員,諫鼓高懸作虛器。
一人負(fù)扆常端默,。
百辟入門兩自媚。
夕郎所賀皆德音,春官每奏唯祥瑞。
。
君之堂兮千里遠(yuǎn),君之門兮九重閟。
君耳唯聞堂上言,。
君眼不見門前事。
貪吏害民無所忌,奸臣蔽君無所畏。
。
君不見厲王胡亥之末年,群臣有利君無利。
。
君兮君兮愿聽此,欲開壅蔽達(dá)人情,先向歌詩求諷刺。
。
注釋參考
壅蔽
壅蔽 (yōngbì) 隔絕蒙蔽。多指用不正當(dāng)手段有意隔絕別人的視聽,使人不明真相 hoodwink;deceive 趙高專權(quán)自恣,壅蔽大臣。——《漢書·劉向傳》達(dá)人
達(dá)人 (dárén) 樂觀豁達(dá)的人,行事不為世俗所拘束的人;顯達(dá)的人 open-minded and optimistic person 孟僖子知其后必有達(dá)人?!?宋· 司馬光《訓(xùn)儉示康》歌詩
(1).詠唱詩篇?!蹲髠鳌は骞辍罚骸?晉侯 與諸侯宴于 溫 ,使諸大夫舞,曰:‘歌詩必類?!?杜預(yù) 注:“歌古詩,當(dāng)使各從義類。”《墨子·公孟》:“君與父母、妻、后子死,三年喪服……歌詩三百,舞詩三百。” 孫詒讓 間詁:“《周禮·小師》注云:歌,依詠詩也?!?/p>
(2).配有樂譜可以歌唱的樂府詩。 章炳麟 《國故論衡·辨詩》:“ 漢 世所謂歌詩者,有聲音曲折,可以弦歌,如《河南周歌聲曲折》七篇,《周謡歌詩聲曲折》七十五篇是也。故《三侯》、《天馬》諸篇, 太史公 悉稱詩。蓋《樂府》外無稱歌詩者?!?朱自清 《中國歌謠》三:“這些歌詩決不是徒歌,一因其中有‘曲折’(即樂譜),二因它們都在《樂府》?!?/p>
(3).泛指詩歌。 晉 崔豹 《古今注·音樂》:“ 明帝 為太子,樂人作歌詩四章,以贊太子之德?!?前蜀 韋莊 《乞彩箋歌》:“我有歌詩一千首,磨礱山岳羅星斗。” 宋 范仲淹 《即席呈太傅相公》詩:“ 白傅 歌詩傳海外, 晉公 桃李滿人間?!?清 莫友芝 《<巢經(jīng)巢詩抄>序》:“論吾子平生著述,經(jīng)訓(xùn)第一,文筆第二,歌詩第三?!?/p>
諷刺
諷刺 (fěngcì) 用比喻、夸張等手法指責(zé)和嘲笑 satire;mock 不要諷刺人白居易名句,采詩官-監(jiān)前王亂亡之由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