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飯要穿花底屐,捐書聊著頭上巾
出自宋代吳則禮《由刁園步至因勝求浴》:
鳥聲已迎一百五,野逕微行誰復嗔。
放飯要穿花底屐,捐書聊著頭上巾。
老夫踽踽只白眼,爛蕊細細走青春。
憑伏石槽三昧水,浴茲從昔無垢人。
注釋參考
捐書
廢書不讀?!肚f子·山木》:“ 孔子 曰:‘敬聞命矣!’徐行翔佯而歸,絶學捐書?!?唐 李白 《送梁公昌從信安北征》詩:“入幕推英選,捐書事遠戎?!?宋 王安石 《窺園》詩:“ 董生 只被《公羊》惑,肯信捐書一語真?!?嚴復 《和荊公<適意>》:“不知適意緣何事?只信捐書一語真?!?/p>
頭上
(1).頭的上方;頭頂。 五代 齊己 《荊渚感懷寄僧達禪弟》詩之二:“春殘相憶 荊江 岸,一隻杜鵑頭上啼?!?許杰 《慘霧》下:“村上的婦人們……恐怕惡魔在他們的頭上回旋著,正如強悍的老鷹一般,轉(zhuǎn)瞬間把他們的生命如打小雞一般的啄去?!?/p>
(2).指時候,時間的某一點。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六:“ 巫娘子 取一塊來喫,又輭又甜,況是飢餓頭上,不覺一連喫了幾塊。”《紅樓夢》第八十回:“ 香菱 説到熱鬧頭上,忘了忌諱?!?高延昌 《我的朋友》一:“到第五天頭上,老師就叫 靳秀蘭 去看車。”
(3).先,前頭。《jin{1*1}瓶{1*1}梅詞話》第六九回:“説在頭上,就是爹賞的這銀子,小媳婦也不敢領(lǐng)去,寧可領(lǐng)了爹言語,對太太説就是了?!?/p>
(4).方位詞。用在名詞后,表示在某種事物的范圍以內(nèi)。 元 王實甫 《西廂記》第三本第二折:“我向這筵席頭上整扮,做一箇縫了口的撮合山。” 王西彥 《一個小人物的憤怒》:“現(xiàn)在,同樣神圣的義務(wù)輪到自己頭上來了。” 汪曾祺 《七里茶坊》:“為什么找到我頭上呢?說是以前去了兩撥人,都鬧了意見回來了。”
吳則禮名句,由刁園步至因勝求浴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