誰知筆椽出袈裟,如催犀角抽龍牙
出自宋代岳珂《智永千文真草帖贊》:
與嗣次韻成一家,作者更書遍河沙。
幾年真草分正葩,變現(xiàn)要作千體夸。
誰知筆椽出袈裟,如催犀角抽龍牙。
墨池摹倣紛天華,尚想字母真摩耶。
注釋參考
袈裟
袈裟 (jiāshā) 和尚披的法衣,由許多長方形布片拼綴而成 cassock犀角
犀角 (xījiǎo) 犀的角。中藥名又為犀科動物印度犀( Rhinoceros unicornis )或爪哇犀( R.sondaicus )等的角 rhinoteros horn龍牙
(1).一根粗枝上有許多橫出枝條者。 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(shù)·種桑柘》:“或垂繩鉤弋、鶚爪、龍牙上下數(shù)重,所在皆得?!?石聲漢 注:“龍牙是一個柄上有一長排許多側(cè)枝?!?/p>
(2).荔枝的一種。 宋 蔡襄 《荔枝譜》:“龍牙者,荔枝之變怪者,其殼紅可長三四寸,彎曲如爪牙而無瓤核?!?/p>
(3).見“ 龍芽 ”。
岳珂名句,智永千文真草帖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