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唐肅《吳中送僧》:
師向何方去,太湖西復(fù)西。
風(fēng)傳孤磬遠(yuǎn),松偃舊房低。
暖榻常留兔,浮杯不駁犀。
何時城北寺,重聽木雞啼。
注釋參考
何時
(1).什么時候。表示疑問。《楚辭·九辯》:“皇天滛溢而秋霖兮,后土何時而得乾?” 唐 韓愈 《贈別元十八協(xié)律》詩之六:“寄書 龍城 守,君驥何時秣?”《宋史·岳飛傳》:“或問:‘天下何時太平?’”
(2).什么時候。表示時間難以確定。 劉大白 《石下的松實(shí)》詩:“一棵松樹,落下許多松實(shí);不知何時,被壓著一塊大石?!?/p>
北寺
(1).監(jiān)獄名?!逗鬂h書·陳敬王劉羨傳》:“﹝ 靈帝 ﹞詔檻車傳送 愔 、 遷 詣北寺詔獄?!薄赌鲜贰ね跞趥鳌罚骸?融 被收,朋友部曲,參問北寺,相繼於道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后東皋草堂歌》詩:“白社青山舊居在,黃門北寺捕車來?!眳⒁姟?北寺獄 ”。
(2).大理寺的別稱。 唐 蘇颋 《奉和崔尚書贈大理陸卿鴻臚劉卿見示之作》:“北寺鄰玄闕,南城寫翠微。” 唐 陳子昂 《為陳舍人讓官表》:“非有君子瑚璉之材,通儒青紫之秀,已得評刑北寺,執(zhí)憲南臺。鷞鳩之政無聞,驄馬之榮已極?!?/p>
(3).指寺院位置在北者。 宋 蘇軾 《仙游潭》詩自注:“潭上有寺二。一在潭北,循 黑水 而上,為東路,至南寺。渡 黑水 西里餘,從馬北山,為西路,至北寺?!?/p>
(4).寺名。在今 江蘇省 蘇州市 舊城北部。舊名 報恩寺 。寺內(nèi)有 北寺塔 為游覽名勝。
重聽
重聽 (zhòngtīng) 聽覺不靈敏 hard of hearing 上了年紀(jì),兩耳重聽木雞
(1).《莊子·達(dá)生》:“ 紀(jì)渻子 為王養(yǎng)鬭雞,十日而問曰:‘雞已乎?’曰:‘未也,方虛憍而恃氣?!沼謫枺唬骸畮滓?,雞雖有鳴者,已無變矣。望之似木雞矣,其德全矣,異雞無敢應(yīng)者,反走矣。’” 成玄英 疏:“神識安閑,形容審定……其猶木鷄不動不驚,其德全具,他人之雞,見之反走。”后因以“木雞”喻指修養(yǎng)深淳以鎮(zhèn)定取勝者。 唐 白居易 《禮部試策》之三:“事有躁而失、靜而得者,故木雞勝焉?!?明 王錂 《春蕪記·說劍》:“須一精神似木雞待鬪,還須解弄丸機(jī)彀。”
(2).木制能飛的雞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應(yīng)嘲》:“ 墨子 刻木雞以厲天,不如三寸之車鎋。”
(3).用以比喻呆笨或發(fā)愣之態(tài)。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促織》:“小蟲伏不動,蠢若木雞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四五回:“我提到案下問時,那 羅榮統(tǒng) 呆似木雞,一句話也説不出?!?李玉林 《難忘的會見》:“﹝我們﹞像木雞似的楞了半天?!?/p>
唐肅名句,吳中送僧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