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之學官豈無意,不但闕文存夏五
出自宋代李石《石經(jīng)堂》:
我來一登石經(jīng)堂,從以諸生行兩廡。
諸生讀經(jīng)半白頭,問以始終箝不語。
我聞此經(jīng)昔中都郎中所隸乃其祖。
邇來離亂已亡失,楷本僅能傳蜀土。
蜀王閏位供掃除,獨此仍為盛時取。
為將嚴鐍守重扃,護以繚垣崇邃宇。
列之學官豈無意,不但闕文存夏五。
大開明鏡別妍媸,時扣洪鐘諧律呂。
后生不復事丹鉛,抵死唯知守藤楮。
字音隨口妄蜺霓,點畫分毫謬魚魯。
日月當天空委照,盲俗相欺紛莫睹。
石經(jīng)雖古奈爾何,人競傳今不傳古。
行行矧肯捩眼覷,蘚剝苔封費撐拄。
堅鑱僅免飽蟫魚,隘道爭來宅狐鼠。
此間鄒人儻借問,為問石經(jīng)誰是主。
憶昨敲門肆訶斥,幾度循墻夸傴僂。
登登閣閣隱金槌,耳聒散空垂雹雨。
蠟薰煤染連作卷,玉軸錦裝如束杵。
豈無一物媚權(quán)豪,幾紙才堪博圭組。
爾之所得固么麼,我則何由寬擊拊。
一槌只作一字訛,訛至萬千那復數(shù)。
石經(jīng)之害此其大,給有鬼神誰可御。
憶昔嘗為博士官,首善堂中容接武。
心知不是世間書,云漢森然城百堵。
恢恢帝所有余地,忍使石經(jīng)留外府。
便當連舸下瞿塘,飛上三山如插羽。
縑緗舛謬鐘鼎暗,天罅豈容無一補。
巍巍玉帝殿中央,河洛東西翼龍虎。
雖然斯文屬興廢,帝既有心天亦許。
作詩未用擬韓公,考篆庶幾追石鼓。
注釋參考
學官
(1).學校的房舍?!稘h書·循吏傳·文翁》:“又修起學官於 成都 市中。” 顏師古 注:“學官,學之官舍也?!薄稌x書·苻堅載記上》:“ 堅 廣修學官,召郡國學生通一經(jīng)以上充之。”
(2).指學校。 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散不足》:“皇帝建學官,親近忠良,欲以絶怪惡之端?!薄稘h書·吾丘壽王傳》:“今陛下昭明德,建太平,舉俊才,興學官?!薄逗鬂h書·魯丕傳》:“學官傳五帝之道,修先王禮樂教化之處?!?/p>
(3).指古時主管學務的官員和官學教師,如 漢 代開始設置的五經(jīng)博士、博士祭酒, 西晉 開始設置的國子祭酒、博士、助教, 宋 以后的提學、學政和教授、學正、教諭等。又稱教官?!妒酚洝と辶至袀鳌罚骸?公孫弘 為學官,悼道之鬱滯。” 唐 張籍 《書懷寄元郎中》詩:“重作學官閒盡日,一離江塢病多年?!?宋 秦觀 《送張和叔兼簡黃魯直》詩:“學官冷如水,齏鹽度朝曛。” 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辛部第十三章:“其學官如父兄,其學生皆如子弟?!?/p>
無意
無意 (wúyì) 沒有做某件事的愿望 have no intention of (doing sth.) 對此無意深究 不是有意的 by chance 無意中說出了心里話不但
不但 (bùdàn) 不僅,不只是——用在表示遞進關系的復句的前一分句,指出并承認某層意思,后一分句常有“而且”、“并且”、“也”、“還”、“又”等詞相呼應,表示有更進一層的意思 not only 我們的家鄉(xiāng)不但風景優(yōu)美,物產(chǎn)也很豐富闕文
(1).原指有疑暫缺的字。后亦指有意存疑而未寫出的文句?!墩撜Z·衛(wèi)靈公》:“吾猶及史之闕文也。”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:“古之良史,於書字有疑則闕之,以待知者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練字》:“史之闕文,圣人所慎,若依義棄奇,則可與正文字矣?!?唐 韓愈 《復仇狀》:“最宜詳於律,而律無其條,非闕文也。蓋以為不許復讐,則傷孝子之心,而乖先王之訓?!?/p>
(2).脫漏的字句。 唐 元稹 《獨孤朗授尚書都官員外郎制》:“竄定闕文,裁成義類?!?宋 姚寬 《西溪叢語》卷上:“今閲二篇,又無是一句,信有闕文?!?魯迅 《花邊文學·“……”“□□□□”論補》:“‘□□’是國貨《穆天子傳》上就有這玩意兒,先生教我說:是闕文?!?/p>
(3).猶佚文。 晉 陸機 《文賦》:“收百世之闕文,採千載之遺韻?!?南朝 梁 江淹 《知己賦》:“儲西國之闕文,採 東京 之逸記?!?/p>
(4).猶省文。 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故事一》:“惟翰林茶酒司止稱‘翰林司’,蓋相承闕文?!?/p>
夏五
喻文字有殘缺。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藝一·公文介論樂府》:“中間豈無陶陰之誤,夏五之脫。”參見“ 夏五郭公 ”。
李石名句,石經(jīng)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