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蔣堂《隱圃》:
雅得菟裘地,清宜隱者心。
綠葵才有甲,青桂漸成陰。
獨曳山屐往,無勞車駕尋。
湛然常寂處,水月一庵深。
注釋參考
湛然
(1).清澈貌。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二十:“不數(shù)日,果大雨。見大石中裂開一井,其水湛然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清水》:“寺左右雜樹疎頒,有一石泉,方丈餘,清水湛然。”《剪燈新話·鑒湖夜泛記》:“顏貌紅澤,雙瞳湛然?!?明 謝讜 《四喜記·久旱祈神》:“白檀焚獻,怪舉首青天湛然。”
(2).安然貌?!洞蟠鞫Y記·四代》:“僉然湛然?!?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雅量》:“ 王戎 七歲,亦往看,虎承間攀欄而吼,其聲震地,觀者無不辟易顛仆, 戎 湛然不動,了無恐色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六二:“譬如嬰兒居胎中,湛然不動?!?/p>
(3).淡泊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佛影銘》序:“容儀端莊,相好具足,莫知始終,常自湛然。” 唐 韓偓 《地爐》詩:“禪客釣翁徒自好,那知此際湛然心?!币嘀盖屐o。 隋 王通 《中說·周公》:“其上湛然,其下恬然?!?阮逸 注:“湛、恬皆靜?!?宋 蘇軾 《觀妙堂記》:“我所居室,汝知之乎?沉寂湛然,無有喧爭。”
(4).清醒貌。 清 梁章鉅 《歸田瑣記·飲量》:“ 臨溪 一一指揮僮僕扶掖登榻,然后從容登輿去。神志湛然,如未飲者。” 清 王韜 《<淞濱瑣話>自序》:“然昏厥睯眩中,此心湛然,尚覺可用?!?郭沫若 《李白與杜甫·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覺醒》:“但現(xiàn)在的自己卻是湛然清醒,明白了自己所處的地位?!?/p>
寂處
寂寞獨處。 清 敏樹 《與朱伯韓書》:“夫士窮居而寂處,讀古人之書,忽若有得於其心,雖不得遭遇於時,亦愿觀覽海內(nèi),交其一二賢豪,相講論以其業(yè)。”
水月
(1).水和月。 唐 劉禹錫 《洞庭秋月行》:“山城蒼蒼夜寂寂,水月逶迤繞城白。” 宋 楊萬里 《夜離零陵留二絕簡諸友》:“思歸日日只空言,一棹今真水月間。”
(2).指明凈如水的月亮。 唐 鄭谷 《南康郡牧陸肱郎中辟許棠先輩為郡從事有寄贈》詩:“夜清僧伴宿,水月在松梢。”《花月痕》第十回:“小飲偶然邀水月,謫居猶得住 蓬萊 。”
(3).水中月影。常形容明凈。 唐太宗 《大唐三藏圣教序》:“松風水月,未足比其清華;仙露明珠,詎能方其朗潤!” 唐 李白 《贈宣州靈源寺仲濬公》詩:“觀心同水月,解領(lǐng)得明珠。”
蔣堂名句,隱圃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