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彭天益《游司空山》:
此行疑是入天臺,云鎖巖扉次第開。
未得路通游紫府,且隨溪轉(zhuǎn)上丹臺。
藤蘿映帶皆天設(shè),山水瀠洄總地裁。
果是仙家遺舊跡,清奇端不讓蓬萊。
注釋參考
得路
(1).指仕途得志。 唐 孟郊 《傷時》詩:“男兒得路即榮名,邂逅失途成不調(diào)?!?/p>
(2).當(dāng)?shù)?,?dāng)權(quán)。 唐 蘇鶚 《杜陽雜編》卷上:“是時文學(xué)相高,公道大振,得路者咸以推賢進(jìn)善為意?!?宋 劉克莊 《賀新郎·送唐伯玉還朝》詞:“憶當(dāng)年, 天章閣 上, 建明 尤偉, 慶歷 諸賢方得路,便不容他老子?!?/p>
紫府
道教稱仙人所居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祛惑》:“及至天上,先過紫府,金牀玉幾,晃晃昱昱,真貴處也?!?前蜀 貫休 《寄天臺道友》詩:“紫府稱非遠(yuǎn),清溪徑不迂。”《醒世恒言·杜子春三入長安》:“教他免墮紅塵,早登紫府?!?康有為 《將至桂林望諸山石峰》詩:“天愍至誠割紫府,擲之 桂林 西南隅?!?/p>
丹臺
(1).道教指神仙的居處?!端囄念惥邸肪砥甙艘墩嫒酥芫齻鳌罚骸白用诘づ_玉室之中,何憂不仙?” 唐 白居易 《酬趙秀才贈新登科諸先輩》詩:“君看名在丹臺者,盡是人間修道人?!?元 無名氏 《翫江亭》第一折:“貧道德傳於世,天上天下,三界十方,登仙得道,名記丹臺,方得成道?!?/p>
(2).指 呂洞賓 煉丹臺。在今 杭州 北高峰 南。 清 梁章鉅 《浪跡叢談·西湖紀(jì)游詩》:“更矜腰腳健,直躡 丹臺 巔?!?/p>
(3).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載, 秦 時,蜀寡婦 清 守先人丹砂礦穴,擅其利而顯富, 秦始皇 許為貞婦而客遇之,為筑 女懷清臺 。后以“丹臺”為寡婦而富有資產(chǎn)的典故。 唐 陳子昂 《唐故袁州參軍李府君妻清河張氏墓志銘》:“夫人狥 黔婁 之貞,闕丹臺之產(chǎn)。孀居永日,蓬首終年?!?/p>
(4).紅色的樓臺。 唐 沉佺期 《和元舍人萬頃臨池玩月戲為新體》詩:“春風(fēng)搖碧樹,秋霧卷丹臺?!?/p>
(5).指古代帝王為功臣繪制畫象的臺閣。 漢 有 云臺 , 唐 有 凌煙閣 。《封神演義》第七九回:“青史標(biāo)名真義士,丹臺像列是純良。”
彭天益名句,游司空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