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明代袁宏道《觀第五泄記》:
從山門右折,得石徑。
數(shù)步聞疾雷聲,心悸。
山僧曰:“此瀑聲也。
” 疾趨,度石罅,瀑見。
石青削,不容寸膚,三面皆郛立。
瀑行青壁間,撼山掉谷,噴雪直下,怒石橫激如虹,忽卷掣折而后注,水態(tài)愈偉,山行之極觀也。
游人坐欹巖下望,以面受沫,乍若披絲,虛空皆緯,至飛雨瀉崖,而猶不忍去。
暮歸,各賦詩。
所目既奇,思亦變幻,恍惚牛鬼蛇神,不知作何等語。
時(shí)夜已午,虎之聲,如在床幾間。
彼此諦觀,須眉毛發(fā),種種皆豎,俱若鬼矣。
注釋參考
時(shí)夜
指雞。《莊子·齊物論》:“見卵而求時(shí)夜,見彈而求鴞炙?!?陸德明 釋文引 崔譔 曰:“時(shí)夜,司夜;謂雞也。”
如在
《論語·八佾》:“祭如在,祭神如神在。”謂祭祀神靈、祖先時(shí),好像受祭者就在面前。后稱祭祀誠(chéng)敬為“如在”?!逗鬂h書·順帝紀(jì)》:“深恐在所慢違‘如在’之義,今遣侍中 王輔 等,持節(jié)分詣 岱山 、 東海 、 滎陽 、 河 、 洛 ,盡心祈焉?!?/p>
袁宏道名句,觀第五泄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