夢驚回,滿身疏影,露滴月斜云破
出自宋代李彌遜《永遇樂(用前韻呈張仲宗、蘇粹中)》:
五十勞生,紫髯霜換,白日駒過。
閉戶推愁,緣崖避俗,壁角團蒲坐。
提壺人至,竹根同臥,醉帽盡從敧墮。
夢驚回,滿身疏影,露滴月斜云破。
無人自酌,有邀皆去,我笑兩翁多可。
忍凍吟詩,典衣沽酒,二子應嗤我。
兩忘一笑,調(diào)同今古,誰道郢歌無和。
后之人,猶今視昔,有能繼麼。
注釋參考
滿身
[be covered all over with;have one's whole body covered with] 遍身,全身上下
滿身是血的重傷員
疏影
(1).疏朗的影子。 唐 杜牧 《長安夜月》詩:“古槐疏影薄,仙桂動秋聲。” 宋 林逋 《山園小梅》詩:“疏影橫斜水深淺,暗香浮動月黃昏?!?明 陸采 《明珠記·酬節(jié)》:“碧梧蒼竹,疎影離離。” 鄭振鐸 《桂公塘·黃公俊之最后》:“鐵柵的疏影,被夕陽的馀光倒射在地上,好像畫在地上的金紅色的格子。”
(2).詞牌名。 南宋 姜夔 自度曲。又名《綠意》、《解佩環(huán)》。雙調(diào)一百十字,仄韻。
露滴
露水珠。 唐 趙彥昭 《秋朝木芙蓉》詩:“平明露滴垂紅臉,似有朝愁暮落時?!?宋 盧氏 《鳳棲梧·題泥溪驛》詞:“鈿帶雙垂金縷細,玉佩玎璫,露滴寒如水?!?郁達夫 《沉淪》四:“稻上的露滴,還同明珠似的掛在那里。”
李彌遜名句,永遇樂(用前韻呈張仲宗、蘇粹中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