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隋代江總《入攝山棲霞寺詩》:
小序壬寅年十月十八日。
入攝山棲霞寺。
登岸極峭。
頗暢懷抱。
至德元年癸卯十月二十六日。
又再游此寺。
布法司施菩薩戒。
甲辰年十月二十五日。
奉送金像還山。
限以時務(wù)。
不得恣情淹留。
乙巳年十一月十六日。
更獲拜禮。
仍停山中宿。
永夜留連。
棲神悚聽。
但交臂不停。
薪指俄謝。
率制此篇。
以記即目。
俾后來賞來。
知余山志。
凈心抱冰雪。
暮齒逼桑榆。
太息波川迅。
悲哉人世拘。
歲華皆采獲。
冬晚共嚴枯。
濯流濟八水。
開襟入四衢。
茲山靈妙合。
當(dāng)與天地俱。
石瀨乍深淺。
崖煙遞有無。
缺碑橫古隧。
盤木臥荒涂。
行行備履歷。
步步轔威紆。
高僧跡共遠。
勝地心相符。
樵隱各有得。
丹青獨不渝。
遺風(fēng)佇芳桂。
比德喻生芻。
寄言長往客。
凄然傷鄙夫。
注釋參考
中宿
(1).次夜?!蹲髠鳌べ夜哪辍罚骸芭疄?惠公 來求殺余,命女三宿,女中宿至,雖有君命,何其速也。”《資治通鑒·魏邵陵厲公嘉平元年》:“今詣 許昌 ,不過中宿?!?胡三省 注:“中宿,次宿也?!?/p>
(2).半夜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華陀傳》:“ 昕 卒頭眩墮車,人扶將還,載歸家,中宿死?!薄读簳ろf叡傳》:“ 魏 軍果敗走,因急攻之,中宿而城拔?!?/p>
(1).中途投宿?!稘h書·司馬相如傳上》:“步櫩周流,長途中宿。” 顏師古 注:“謂其途長遠,雖經(jīng)日行之,尚不能達,故中道而宿也。” 南朝 梁 何遜 《七召》:“步三休而更迴,涂中宿而方迷?!?/p>
(2).中途住宿之所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七勵》:“中宿錦筵,長廊周密?!?/p>
古天文學(xué)將二十八宿分為四方,每方各七宿,其居中一宿稱中宿?!端螘ぢ蓺v志下》:“直以月維四仲,則中宿常在衛(wèi)陽。”《新唐書·歷志一》:“七宿畢見,舉中宿言耳。”
江總名句,入攝山棲霞寺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