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答廬陵彭士先》:
昔牧昌黎州,嘗負(fù)君詩(shī)債。
今使番君國(guó),又辱君訪逮。
稍訝顏發(fā)非,因感歲月邁。
君氣不惰歸,君詩(shī)有光怪。
乍觀祛目眚,徐聽驚耳聵。
奈何行推敲,不使坐賡載。
茫茫彭蠡津,眾水之所匯。
投竿鰲堪釣,拔劍鯨可膾。
茲事要力量,斯文極變態(tài)。
吾方困缿筒,君亦挑布袋。
人生并合難,況復(fù)各老大。
注釋參考
目眚
眼病之一。目生翳。 宋 范成大 《晚步宣華舊苑》詩(shī):“歸來更了程書債,目眚昏花燭穗垂?!?明 歸有光 《通政使司右參議張公墓表》:“天子使小黃門密至其邸識(shí)之,以有目眚,置二甲第一?!?/p>
耳聵
耳聾。 宋 蘇軾 《仇池筆記·徐仲車二反》:“耳聵甚,畫地為字,乃始通;終日面壁,不與人接,而四方事無不知。”
劉克莊名句,答廬陵彭士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