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看溪山如在畫,更傳風(fēng)雅似聞韶
出自宋代張景脩《福應(yīng)山》:
南亭不減北邙高,美景因公見一朝。
已看溪山如在畫,更傳風(fēng)雅似聞韶。
栽桃定有仙家在,種竹寧無隱者招。
秀氣當(dāng)為多士福,未應(yīng)都放與漁樵。
注釋參考
如在
《論語·八佾》:“祭如在,祭神如神在?!敝^祭祀神靈、祖先時,好像受祭者就在面前。后稱祭祀誠敬為“如在”。《后漢書·順帝紀(jì)》:“深恐在所慢違‘如在’之義,今遣侍中 王輔 等,持節(jié)分詣 岱山 、 東海 、 滎陽 、 河 、 洛 ,盡心祈焉?!?/p>
傳風(fēng)
見“ 傳諷 ”。
雅似
雅正,符合法度。似,助詞,無義?!盾髯印べx》:“性不得則若禽獸,性得之則甚雅似者與?” 梁啟雄 釋引 劉師培 曰:“似訓(xùn)為象,《説文》又訓(xùn)為若,《廣雅》故似為語詞,與‘如’‘若’同觀。雅似猶言雅如也,特易如為似以葉韻耳。”
聞韶
《論語·述而》:“子在 齊 聞《韶》,三月不知肉味,曰:‘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!’”《韶》,傳為 舜 時的樂名, 孔子 推為盡善盡美。后以“聞韶”謂聽帝王之樂或聽美好樂曲。 唐 崔日用 《奉和人日重宴大明宮恩賜綵縷人勝應(yīng)制》:“宸極此時飛圣藻,微臣竊抃預(yù)聞《韶》?!?宋 范仲淹 《今樂猶古樂賦》:“聽此笙鏞,曷異聞《韶》之美;顧茲匏土,宛存《擊壤》之風(fēng)?!?傅尃 《次韻答令希見過王仙館中留別》:“載酒有人來問字,傳餐無肉笑聞《韶》?!?/p>
張景脩名句,福應(yīng)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