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揭傒斯《大饑行》:
去年旱毀才五六,今年家家食無粟。
高囷大廩閉不開,朝為骨肉暮成哭。
官雖差官遍里閭,貪廉異政致澤殊。
公家賑粟粟有數(shù),安得盡及鄉(xiāng)民居。
前日殺{1*1}人南山下,昨日開倉山北舍。
捐軀棄命不復(fù)論,獲者如囚走如赦。
豪家不仁誠可罪,民主稔惡何由悔。
注釋參考
豪家
豪家 (háojiā) 地位高、權(quán)勢大的人家 a well-known (rich and) powerful family不仁
不仁 (bùrén) 不講仁德 not benevolent 不仁不義 活動不靈,感覺喪失 numb 肢體不仁 老的不行了,腦子都不仁了民主
民主 (mínzhǔ) democracy 一種社會狀態(tài),其特點(diǎn)是:人民有參與國事或?qū)掠凶杂砂l(fā)表意見的權(quán)利 合乎民主原則 作風(fēng)民主稔惡
丑惡;罪惡深重?!杜f唐書·憲宗紀(jì)上》:“而 承宗 象恭懷姦,肖貌稔惡,欺 裴武 於得位之后,囚 昌朝 於授命之中?!?宋 洪邁 《夷堅(jiān)甲志·陳大錄》:“ 秀州 華亭縣 吏 陳生 者為録事,冒賄稔惡,常帶一便袋,凡所謀事,皆書納其中?!薄睹魇贰V西土司傳二》:“總鎮(zhèn)請敕 業(yè) 往諭,兵部以 濬 稔惡,非 業(yè) 所能諭責(zé)?!?彭芬 《辛亥遜清政變發(fā)源記·分論》:“ 路 先中三槍未死,又大辟之,殆稔惡之報(bào),一時(shí)人心咸快慰焉?!?/p>
何由
亦作“ 何繇 ”。1.從何處,從什么途徑?!冻o·天問》:“上下未形,何由考之?” 漢 王褒 《四子講德論》:“僕雖嚚頑,愿從足下。雖然,何由而自達(dá)哉!” 唐 王昌齡 《送韋十二兵曹》詩:“出處兩不合,忠貞何由伸?” 宋 蔡絛 《鐵圍山叢談》卷六:“ 晉 張華 有鸚鵡,每出還,輒説僮僕好惡。一日,寂無言; 華 問其故,曰:‘被禁在甕中,何繇得知?’” 魯迅 《野草·墓碣文》:“痛定之后,徐徐食之。然其心已陳舊,本味又何由知?”
(2).怎能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瀨修竹茂林》詩:“美人游不還,佳期何由敦?”《宋書·沉慶之傳》:“治國譬如治家,耕當(dāng)問奴,織當(dāng)訪婢。陛下今欲伐國,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,事何由成?” 明 劉基 《次韻和脫因宗道感興》詩之三:“路遠(yuǎn)無羽翼,何由得飛還?”《醒世恒言·李玉英獄中訟冤》:“稍加責(zé)罰,此輩就到家主面前輕事重報(bào),説你怎地凌虐。妹夫必然著意防范,何繇除得?”
(3).因何。 清 姚衡 《寒秀草堂筆記》卷三:“有云 太倉 王宮詹 ,藏 宋 搨《十三行》,一字無損。然與《玉版》對觀,無少差,信為《玉版》未損時(shí)之拓也。何由落水,以致剝漶?或造物忌之邪?”
揭傒斯名句,大饑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