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晁補之《清平樂》
寒風雁度。聲向千門去。也到文闈校文處。也到文君繡戶。背燈解帶驚魂。長安此夜秋聲。早是夜寒不寐,五更風雨無情。
注釋參考
長安
[Chang'an]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,西漢、隋、唐等朝的都城,在今陜西西安一帶
詳細解釋(1).古都城名。 漢高祖 七年(公元前200年)定都于此。此后 東漢 獻帝 初、 西晉 愍帝 、 前趙 、 前秦 、 后秦 、 西魏 、 北周 、 隋 、 唐 皆于此定都。 西漢 末綠林、赤眉, 唐 末 黃巢 領導的農(nóng)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。故城有二: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,在今 西安市 西北。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,號 大興城 ,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、南、西一帶。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,即今 西安城 。
(2).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。 唐 李白 《金陵》詩之一:“ 晉 家南渡日,此地舊 長安 ?!?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淳熙八年》:“雪卻甚好,但恐 長安 有貧者?!?清 龔自珍 《同年馮文江索詩贈行》:“ 馮君 才大行孔修,少年挾策 長安 游?!?/p>
秋聲
指秋天里自然界的聲音,如風聲、落葉聲、蟲鳥聲等。 北周 庾信 《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》:“樹樹秋聲,山山寒色。” 唐 劉禹錫 《登清暉樓》詩:“ 潯陽江 色潮添滿, 彭蠡 秋聲雁送來?!?明 吳甡 《雜興》詩:“空林何歷歷,落葉盡秋聲?!?瞿秋白 《餓鄉(xiāng)紀程》三:“ 龍泉寺 邊的深林叢樹時時送出秋聲,一陣一陣蕭蕭的大有雨意,也似催人離別?!?/p>
晁補之名句,清平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中秋玩月——— 佚名〔明代〕
- 滿江紅 夜雨涼甚,忽動從戎之興——— 劉克莊〔宋代〕
- 酬寄牛相公同宿話舊勸酒見贈——— 白居易〔唐代〕
- 用夾谷子括吳山晚眺韻十首——— 方回〔宋代〕
- 夏夜懷洞霄——— 釋永頤〔宋代〕
- 補樂歌十首。大夏——— 元結〔唐代〕
- 九月八日桐川道中二絕——— 岳珂〔宋代〕
- 淮揚大水——— 鄭獬〔宋代〕
- 天禧三年冊皇太子一首——— 佚名〔宋代〕
- 明日雨止復招子駿堯夫游南園——— 司馬光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