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造《再次韻四首》:
犖確悍頑經(jīng)數(shù)驛,醒然初挹碧嶙峋。
眼明驟與真山晤,不比逃虛見似人。
注釋參考
犖確
亦作“ 犖硞 ”。亦作“ 犖埆 ”。亦作“ 犖嶨 ”。1.怪石嶙峋貌。 唐 韓愈 《山石》詩:“山石犖確行徑微,黃昏到寺蝙蝠飛?!?唐 韓愈 孟郊 《納涼聯(lián)句》:“炎湖度氛氳,熱石行犖硞?!?王伯大 音釋:“硞音確?!?宋 蘇轍 《墨竹賦》:“山石犖埆,荊棘生之?!?明 蔣一葵 《長安客話·石鼓》:“何物犖確蟠素壁?云是石鼓流遺蹤?!?清 段松岑 《靈巖神寶寺訪碑》詩:“犖嶨復犖嶨,驀山履絶壑。” 清 王韜 《淞濱瑣話·魏月波》:“循山石犖確而行,得一洞。”
(2).堅硬貌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外國·夷人市瓷器》:“試投之犖確之地,不損破者,始以登車?!?清 吳存楷 《犁田行》:“春泥犖埆苦堅硬,犂深入土三尺強?!?王統(tǒng)照 《號聲·沉船》:“沿山小徑,全是犖確碎石與叢生的青莎?!?/p>
(3).象聲詞。 宋 蘇軾 《江西》詩:“舟行十里磨九瀧,篙聲犖確相舂撞。” 清 黃遵憲 《不忍池晚游》詩:“微影模糊聲犖確,是誰攜屐踏花來。” 姚錫鈞 《病中作》詩:“泥轍車聲生犖確,墻根苔氣發(fā)幽妍?!?/p>
悍頑
兇暴頑劣。亦指兇暴頑劣的人。 宋 葉適 《平江縣王文正公祠堂記》:“為民補弊剔蠹,鋤其悍頑。”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鎮(zhèn)南關起義·清方檔案》:“ 諒山 邊境等處復有大股匪徒圍攻要隘,實屬異常悍頑。”
經(jīng)數(shù)
(1).常規(guī)的賦稅數(shù)額。 宋 王安石 《司封郎中張君墓志銘》:“三司市綢絹十餘萬,非經(jīng)數(shù),君拒弗市,民以君為有賜也。” 宋 陳亮 《書林勛<本政書>后》:“蓋王政寬大,納民於其間,不用一律以齊之,則制度雖密,人不思裂去,法可長守而經(jīng)數(shù)嘗齊矣。”
(2).指織物經(jīng)線的數(shù)目。
嶙峋
嶙峋 (línxún) 形容山石峻峭、重疊 (of mountain rocks,cliffs,etc.)jagged;rugged;craggy 嶺巆嶙峋,洞無涯兮?!稘h書·揚雄傳》 海之波瀾,山之嶙峋?!究請D《詩品》 怪石嶙峋 形容人消瘦或剛直有骨氣 (of a person )bony;thin 瘦骨嶙峋陳造名句,再次韻四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