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韓維《登上東門》:
朝發(fā)上東門,回首望帝宅。
宮城鎮(zhèn)大野,瀍洛去不息。
是時(shí)雨新霽,云物有佳色。
嵩峰如迎人,百里見晴碧。
平川邈如畫,日照崖腳赤。
道傍公卿墳,鰲背魚脩石。
蒼苔剝文字,十五尚可識(shí)。
賢遇不復(fù)辨,零落同一跡。
薄暮桑榆風(fēng),空悲懷古客。
注釋參考
城鎮(zhèn)
城鎮(zhèn) (chéngzhèn) [[cities and towns] 城市和集鎮(zhèn),也單指集鎮(zhèn)。集鎮(zhèn)一般比較小,主要為周圍的農(nóng)村地區(qū)服務(wù) 城鎮(zhèn)居民大野
(1).廣大的原野、田野。 唐 李邕 《石賦》:“植杖大野,周目層巖?!?宋 蘇轍 《上樞密韓太尉書》:“所見不過數(shù)百里之間,無高山大野可登覽以自廣?!?臧克家 《自己的寫照》詩(shī):“看敵人隨著槍聲仆地,像七月的高粱倒在大野里。”
(2).古澤名。又名 巨野 、 鉅野 。在今 山東省 巨野縣 、 嘉祥縣 一帶?!稌び碡暋罚骸?大野 既豬, 東原 底平。” 孔 傳:“ 大野 ,澤名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《地理志》云: 大野澤 在 山陽(yáng) 鉅野縣 北。鉅即大也?!?/p>
(3).復(fù)姓。 北魏 有 大野拔 ,為 南青州 刺史。見《魏書·靜帝紀(jì)》。 北周 閻慶 賜姓 大野 氏。見《周書·閻慶傳》。
瀍洛
瀍水 和 洛水 的并稱。 洛陽(yáng) 為 東周 、 東漢 、 魏 、 晉 等朝都城(今 河南省 洛陽(yáng)市 ,地處 瀍水 兩岸、 洛水 之北)。故多以二水連稱謂其地?!端囄念惥邸肪砭乓?晉 張載 《濛汜池賦》:“激 通渠 于千金,承 瀍 洛 之長(zhǎng)川?!?南朝 梁 劉孝標(biāo) 《辯命論》:“天地板蕩,左帶沸脣,乘間電發(fā),遂覆 瀍洛 ,傾五都。” 明 唐順之 《讀<春秋>》:“ 幽 弒而 平 徙 岐 豐 之地,委為草莽 瀍 洛 之外,聲教阻絶?!?/p>
不息
(1).不停止。《易·乾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(qiáng)不息?!?馬王堆 漢 墓帛書《經(jīng)法·國(guó)次》:“天地?zé)o私,四時(shí)不息?!?唐 韓愈 《上考功崔虞部書》:“行之以不息,要之以至死?!?郭小川 《祝詩(shī)》:“用不息的斗爭(zhēng)排除了種種干擾?!?/p>
(2).不用呼吸。《論語(yǔ)·鄉(xiāng)黨》:“屏氣似不息者?!薄洞蟠鞫Y記·易本命》:“是故食水者善游能寒,食土者無心而不息。”
(3).不滅?!肚f子·逍遙游》:“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?!薄盾髯印げ黄垺罚骸?盜跖 吟口,名聲若日月,與 舜 、 禹 俱傳而不息?!?/p>
韓維名句,登上東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