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廌《鳴琴泉》:
昔聞流水操,想見流水音。
況復(fù)山泉聲,聲自如鳴琴。
可笑山中人,強作碧沼深。
暗流不復(fù)鳴,遺聲杳莫尋。
近聞石鐘山,蘇辨正古今。
酈元與李渤,地下當(dāng)噤喑。
惜乎不聞此,使我徒登臨。
道人笑謂余,胡不求琴心。
何勞弦上聲,況此非徽金。
注釋參考
何勞
猶言何須煩勞,用不著?!度龂萘x》第九六回:“ 趙云 慌忙下馬伏地曰:‘?dāng)≤娭畬ⅲ蝿谪┫噙h(yuǎn)接?’” 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鬧封》:“收拾殘經(jīng)別法王,袈裟脫去換霓裳。初來不為求超脫,臨去何勞懺罪殃?!?/p>
承受煩勞?!抖鼗妥兾募らL興四年中興殿應(yīng)圣節(jié)講經(jīng)文》:“可憎猧子色茸茸,抬舉何勞餧飼濃?!?蔣禮鴻 通釋:“何勞,同‘荷勞’,承荷煩勞的意思?!?/p>
上聲
上聲 (shǎngshēng) 四聲之一,上聲( )的又音 one of the four tones in Chinese pronunciation 上聲高呼猛烈強?!婵铡队耔€匙歌訣》 上聲 (shàngshēng) the second of the four tones in classical Chinese and the third tone in modern standard Chinese pronunciation 古漢語四聲的第二聲 普通話字調(diào)的第三聲徽金
金飾的琴徽。亦用作琴徽的美稱。 唐 李咸用 《水仙操》詩:“琴兮琴兮在自然,不在徽金將軫玉。” 清 張炳璿 《擬庭中有奇樹》詩:“不栽 嶧 陽桐,半死鑿徽金。”
李廌名句,鳴琴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