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栻《下山有作》:
五日山行復下山,愛山不肯住不間。
此心無著身長健,明歲秋高卻往還。
注釋參考
五日
(1).指農(nóng)歷五月初五,端午節(jié)。 唐 馮贄 《云仙雜記·靈運須》:“ 中宗 時, 安樂公主 五日斗百草。” 宋 姜夔 《訴衷情·端午宿合路》詞:“石榴一樹浸溪紅,零落小橋東。五日凄涼心事,山雨打船篷?!?/p>
(2).謂任職不會長久。即將去職。 宋 王禹偁 《公退言懷》詩:“兩衙決事官差我,五日延英詔問誰?”參見“ 五日京兆 ”。
行復
且又?!段倪x·曹丕<與吳質(zhì)書>》:“歲月易得,別來行復四年?!?李善 注:“行,猶且也?!?晉 葛洪 《神仙傳·王遠》:“ 遠 嘆曰:‘圣人皆言海中行復揚塵也?!?/p>
下山
下山 (xiàshān) 從山上走向山下 go down the hill 太陽西下 (of the sun) set 太陽還沒下山,我們就干完了 下山 (xiàshān) 地下采礦時挖掘的沒有直通地面出口的傾斜巷道,主要用來由下向上運送礦石 (of coal mining)slant roadway不肯
不肯 (bùkěn) ——用于否定式助動詞表示拒絕 will not;would not 他不聽勸告,不肯在他的船上裝一臺輔助引擎張栻名句,下山有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