求魚緣木謾蠹國,曲突徙薪翻殞身
出自宋代李彌遜《忠顯劉公挽詩二首》:
禍基媒蘗自燕云,搞議如公有幾人。
軍旋未聞焉用試,豺狼不噬豈宜親。
求魚緣木謾蠹國,曲突徙薪翻殞身。
才大言深古難用,忠良千載恨常新。
注釋參考
魚緣木
比喻辦事不能成功。 清 趙翼 《壬申下第作》詩:“舉場我嘆魚緣木,敗卷人嗤鬼畫符。”參見“ 緣2木求魚 ”。
蠹國
危害國家。 宋 蘇軾 《東坡志林·游士失職之禍》:“ 春秋 之末,至于 戰(zhàn)國 ,諸侯卿相皆爭養(yǎng)士……此皆姦民蠹國者,民何以支而國何以堪乎?” 明 張綸 《林泉隨筆》:“ 柳子厚 《憎王孫文》……今詳其詞意,蓋言君子之作忠効勞如此,而羣小之妨賢蠹國如彼?!薄肚迨犯濉ず箦鷤餍颉罚骸岸贁?shù)十年,壼化肅雍,詖謁蓋寡,內(nèi)鮮燕溺匹嫡之嫌,外絶權戚蠹國之釁,彬彬盛矣。”
曲突徙薪
曲突徙薪 (qūtū-xǐxīn) 有一家的煙囪很直,旁邊堆著許多柴火,有客勸主人改建彎曲的煙囪,把柴火搬開,不然有著火的危險,主人不聽,不久果然發(fā)生了火災(見于《漢書·霍光傳》)。比喻事先采取措施,防患于未然 bend the chimney and remove the fuel to prevent a possible fire 成語解釋曲:彎;突:煙囪;徒:遷移;薪:柴草。把煙囪改建成彎的,把灶旁的柴草搬走。比喻事先采取措施,才能防止災禍。曲突徙薪出處《漢書·霍光傳》:“臣聞客有過主人者,見其灶直突,傍有積薪??椭^主人,更為曲突,遠徙其薪,不者且有火患,主人嘿然不應。俄而家果失火,鄰里共救之,幸而得息。”使用例句曲突徙薪廣恩澤,愿亟靖海安天驕。殞身
殞身 (yǔnshēn) 死去,喪失生命 perish 不然則殞身滅命,皆起于此,事不小矣。——《西游記》李彌遜名句,忠顯劉公挽詩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