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鮑防《元日早朝行》
乾元發(fā)生春為宗,盛德在木斗建東。東方歲星大明宮,
南山喜氣搖晴空。望云五等舞萬玉,獻(xiàn)壽一聲出千峰。
文昌隨彩禮樂正,太平下直旌旗紅。師曠應(yīng)律調(diào)黃鐘,
王良運(yùn)策調(diào)時(shí)龍。玄冥無事歸朔土,青帝放身入朱宮。
九韶九變五聲里,四方四友一身中。天何言哉樂無窮,
廣成彭祖為三公。野臣潛隨擊壤老,日下鼓腹歌可封。
注釋參考
九韶
亦作“ 九招 ”。 舜 時(shí)樂曲名?!吨芏Y·春官·大司樂》:“九德之歌,《九韶》之舞?!薄肚f子·至樂》:“奏《九韶》以為樂,具太牢以為膳?!?成玄英 疏:“《九韶》, 舜 樂名也?!薄妒酚洝の宓郾炯o(jì)》:“四海之內(nèi)咸戴 帝舜 之功,於是 禹 乃興《九招》之樂?!?司馬貞 索隱:“招音韶,即 舜 樂《簫韶》。九成,故曰《九招》。”一說, 帝嚳 時(shí)所作。《呂氏春秋·古樂》:“ 帝嚳 命 咸墨 作為聲歌:《九招》、《六列》、《六英》。”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頌贊》:“昔 帝嚳 之世, 咸墨 為頌以歌《九韶》?!?唐 楊炯 《盂蘭盆賦》:“鏗《九韶》,撞六律;歌千人,舞八佾?!?/p>
九變
(1).復(fù)雜多變?!稘h書·武帝紀(jì)》:“《詩》云:‘九變復(fù)貫,知言之選?!?顏師古 注引 臣瓚 曰:“九,數(shù)之多也?!薄赌淆R書·高帝紀(jì)上》:“公忠誠慷慨,在險(xiǎn)彌亮,深識(shí)九變,妙察五色?!?章炳麟 《訄書·商鞅》:“ 鞅 之作法也,盡九變以籠五官,覈其憲度而為治本?!?/p>
(2).多次演奏?!吨芏Y·春官·大司樂》:“若樂九變,則人鬼可得而禮矣?!?鄭玄 注:“變猶更也,樂成則更奏也?!?唐 鮑防 《元日早朝行》:“九韶九變五聲里,四方四友一身中。”《宋史·樂志九》:“樂諧九變,獻(xiàn)舉重觴?!眳⒁姟?九成 ”。
(3).指用兵的多種機(jī)變。《孫子·九變》:“圯地?zé)o舍,衢地合交,絶地?zé)o留,圍地則謀,死地則戰(zhàn);涂有所不由,軍有所不擊,城有所不攻,地有所不爭(zhēng),君命有所不受。故將通于九變之利者,知用兵矣?!?元 王實(shí)甫 《西廂記》第二本第一折:“治兵不知九變之術(shù),雖知五利,不能得人用矣?!?/p>
(4).謂認(rèn)識(shí)大道的九項(xiàng)內(nèi)容及其次序。《莊子·天道》:“古之明大道者,先明天而道德次之;道德已明而仁義次之;仁義已明而分守次之;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;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;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;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;是非已明而賞罰次之;賞罰已明而愚知處宜……古之語大道者,五變而形名可舉,九變而賞罰可言也?!?/p>
五聲
五聲 (wǔshēng) 古代音樂中的五種音階:宮、商、角、徵( )、羽 the five notes of the ancient Chinese five-tone scale 和五聲?!秴问洗呵铩ど餍姓摗?h3>四方四方 (sìfāng) 東、南、西、北四個(gè)方向,泛指各個(gè)方面 four directions of north,south,west and east 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。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正方形或正方體 quadrilateral 一只四方的木頭匣子四友
(1).指 周文王 四個(gè)親信大臣 南宮括 、 散宜生 、 閎夭 、 太顛 。 晉 張華 《博物志》卷六:“ 文王 四友: 南宮括 、 散宜生 、 閎天 、 太顛 ?!币徽f 太顛 作 太公望 。見《圣賢群輔錄》卷上?!对姟ご笱拧の耐跣颉?孔穎達(dá) 疏引《殷傳》云:“ 西伯 得四友獻(xiàn)寶,免於虎口而克 耆 ?!?/p>
(2).指 孔子 四個(gè)學(xué)生 顏淵 、 子貢 、 子張 、 子路 。《孔叢子·論書》:“ 孔子 曰:‘吾有四友焉。自吾得 回 ( 顏淵 )也,門人加親,是非胥附乎?自吾得 賜 ( 子貢 )也,遠(yuǎn)方之士日至,是非奔輳乎?自吾得 師 ( 子張 )也,前有光,后有輝,是非先后乎?自吾得 仲由 ( 子路 )也,惡言不至於門,是非御侮乎?’”一說四友中或有 子夏 。 晉 陶潛 《與子儼等疏》:“ 子夏 有言曰:‘死生有命,富貴在天。’四友之人親受音旨,發(fā)斯談?wù)?,將非窮達(dá)不可妄求,壽夭永無外請(qǐng)故耶?”
(3).指四位相知的朋友。如《三國志·吳志·孫登傳》以 諸葛恪 、 張休 、 顧譚 、 陳表 為太子 孫登 四友;《晉書·王澄傳》以 王敦 、 謝鯤 、 庾敳 、 阮修 為 王衍 四友;《南齊書·褚炫傳》以 褚炫 、 劉俁 、 謝朏 、 江斅 為四友;《新唐書·文藝傳上·杜審言》以 崔融 、 李嶠 、 蘇味道 、 杜審言 為“文章四友”。
(4).借指文房四寶,即筆、墨、紙、硯。 宋 謝翱 《文房四友嘆》:“兵后四友流落,有訪而得之者,則頂禿足折,笏碎幅裂?!?/p>
一身
一身 (yīshēn) 全身,渾身 the whole body;all over the body;from head to foot 一身正氣 一套(衣服) suit 一身新衣服 一個(gè)人 single person 孑然一身鮑防名句,元日早朝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