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元稹《思歸樂》:
山中思歸樂,盡作思歸鳴。
爾是此山鳥,安得失鄉(xiāng)名。
應緣此山路,自古離人征。
陰愁感和氣,俾爾從此生。
我雖失鄉(xiāng)去,我無失鄉(xiāng)情。
慘舒在方寸,寵辱將何驚。
浮生居大塊,尋丈可寄形。
身安即形樂,豈獨樂咸京。
命者道之本,死者天之平。
安問遠與近,何言殤與彭。
君看趙工部,八十支體輕。
交州二十載,一到長安城。
長安不須臾,復作交州行。
交州又累歲,移鎮(zhèn)廣與荊。
歸朝新天子,濟濟為上卿。
肌膚無瘴色,飲食康且寧。
長安一晝夜,死者如隕星。
喪車四門出,何關炎瘴縈。
況我三十二,百年未半程。
江陵道涂近,楚俗云水清。
遐想玉泉寺,久聞峴山亭。
此去盡綿歷,豈無心賞并。
紅餐日充腹,碧澗朝析酲。
開門待賓客,寄書安弟兄。
閑窮四聲韻,悶閱九部經。
身外皆委順,眼前隨所營。
此意久已定,誰能求茍榮。
所以官甚小,不畏權勢傾。
傾心豈不易,巧詐神之刑。
萬物有本性,況復人性靈。
金埋無土色,玉墜無瓦聲。
劍折有寸利,鏡破有片明。
我可俘為囚,我可刃為兵。
我心終不死,金石貫以誠。
此誠患不至,誠至道亦亨。
微哉滿山鳥,叫噪何足聽。
注釋參考
充腹
充腸?!稇?zhàn)國策·燕策一》:“人之飢所以不食烏喙者,以為雖偷充腹,而與死同患也?!薄段究澴印ぶ伪尽罚骸胺俏宸Y無以充腹,非絲麻無以葢形。” 唐 馮贄 《云仙雜記》卷六:“ 陶淵明 日用銅鉢煮粥,為二食具,遇發(fā)火,則再拜曰:‘非有是火,何以充腹。’” 明 劉基 《養(yǎng)志齋記》:“所以適口充腹者,無不有矣?!?/p>
碧澗
碧綠的山間流水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入華子岡是麻源第三谷》詩:“ 銅陵 映碧澗,石磴瀉紅泉?!薄赌鲜贰る[逸傳論》:“故知松山桂渚,非止素玩;碧澗清潭,翻成麗矚?!?宋 林逋 《宿洞霄宮》詩:“碧澗流紅葉,青山點白云。”
析酲
解酒,醒酒?!段倪x·宋玉<風賦>》:“清清泠泠,愈病析酲。” 呂延濟 注:“言風之清涼可以差病而解酒酲。” 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散不足》:“今賓昏酒食,接連相因,析酲什半,棄事相隨,慮無乏日。” 唐 楊衡 《經端溪峽中》詩:“搴茗庶蠲熱,漱泉聊析酲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<八風詩>序》:“余消夏小園,風塕然而四至。雖泠泠可以析酲已疾,而凄其怒號,不能無爰居之思?!?/p>
元稹名句,思歸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