旌旗如火馬如風(fēng),十二峰前去少同
出自宋代魏野《送武屯田赴峽路均輸兼簡(jiǎn)臧殿院》:
旌旗如火馬如風(fēng),十二峰前去少同。
錦帳選掄為漕使,繡衣交代是家翁。
蠻兒亦在提封內(nèi),神女猶居畏愛(ài)中。
好繼金陵丁太尉,留題盡著碧紗籠。
注釋參考
旌旗
旌旗 (jīngqí) 旗幟 banners and flags 旌旗裂?!顿Y治通鑒·唐紀(jì)》 上建旌旗。——《資治通鑒》 鐘鼓旌旗?!巍?蘇軾《教戰(zhàn)守》 遍地旌旗?!稄V東軍務(wù)記》 旌旗蔽日火馬
以火驚之,使沖敵陣的馬。 清 趙翼 《陔馀叢考·火馬火猱》:“火牛、燧象二事,人所共知也?!逗鬂h書(shū)》:‘ 楊璇 為 零陵 守,賊攻郡縣, 璇 乃制馬車數(shù)十,以囊盛石灰於車上,繫布索於馬尾,將馬居車前,順風(fēng)鼓灰,因以火燒布,布然馬驚,盡突賊,遂破之?!瘎t又有用火馬者?!?/p>
十二峰
亦作“ 十二峯 ”。1.指 川 、 鄂 邊境 巫山 的十二座峰。峰名分別為:望霞、翠屏、朝云、松巒、集仙、聚鶴、凈壇、上升、起云、飛鳳、登龍、圣泉。 唐 李涉 《竹枝詞》:“十二峯頭月欲低,空聆灘上子規(guī)啼?!?前蜀 李珣 《河傳》詞:“朝云暮雨,依舊十二峰前,猨聲到客船?!?明 何景明 《竹枝詞》:“十二峯頭秋草荒,冷煙寒月過(guò) 瞿塘 ?!?巫山 的十二峰名亦有異說(shuō)。參閱 元 劉燻 《隱居通議·十二峰名》。
(2).曲牌總名的一種。屬南曲南呂宮,以由《三仙橋》、《白練序》、《醉太平》、《普天樂(lè)》、《征胡兵》、《香遍滿》、《瑣窗寒》、《劉潑帽》、《三換頭》、《賀新郎》、《節(jié)節(jié)高》、《東甌令》十二只曲牌組成,故名。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》:“更有以十?dāng)?shù)曲串為一曲,而標(biāo)以總名,如《六犯清音》、《七賢過(guò)關(guān)》、《九迴腸》、《十二峰》之類,更覺(jué)渾雅?!?/p>
前去
(1).謂到某處去。《南史·梁武帝紀(jì)》:“今以 南康 置人手中,彼挾天子以令諸侯,節(jié)下前去為人所使,此豈歲寒之計(jì)?!?唐 戴司顏 《江上雨》詩(shī):“非不欲前去,此情非自由?!?明 唐順之 《閱視軍情首疏》:“茲特命爾前去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谌兀骸?安老爺 這里打發(fā)來(lái)人,又專人前去道答,就便打聽(tīng)那邊的消息?!?魯迅 《書(shū)信集·致孟十還》:“今托友送上大洋二十五元,乞先生前去買(mǎi)下為托?!?/p>
(2).猶將來(lái)。 宋 蘇舜欽 《城南感懷呈永叔》詩(shī):“去年水后旱,田畝不及犁。冬溫晚得雪,宿麥生者稀。前去固無(wú)望,即日已苦飢。”
魏野名句,送武屯田赴峽路均輸兼簡(jiǎn)臧殿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