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欽《瑞泉庵》:
當年正覺此韜藏,巖穴于今尚有光。
特特捫蘿訪遺跡,龍神何事報支郎。
注釋參考
特特
(1).象聲詞。馬蹄聲。 唐 溫庭筠 《常林歡歌》:“馬聲特特 荊門 道,蠻水揚光色如草?!?宋 陸游 《晚過五門》詩:“馬蹄特特無斷時,老盡行人路如故?!?/p>
(2).奇特。 宋 梅堯臣 《詠劉仲更澤州園中丑石》:“君??潇段遥止忠嗵靥?。”
(3).特地,特意。 宋 歐陽修 《和人三橋》:“為愛斜陽好,迴舟特特過?!?元 張國賓 《羅李郎》第三折:“遠遠的不避辭,特特的來到此?!?明 周履靖 《錦箋記·咸遂》:“老爺專為小姐姻事,特特差我回來?!?李劼人 《死水微瀾》第六部分二:“第一個目的,也與他特特從家里到 天回鎮(zhèn) 的時候一樣,要仔細看看這個婆娘,到底比 劉三金 如何?”
捫蘿
攀援葛藤。 南朝 梁 范云 《送沉記室夜別》詩:“捫蘿正憶我,折桂方思君?!?唐 宋之問 《靈隱寺》詩:“捫蘿登塔遠,刳木取泉遙?!?宋 王安石 《九井》詩:“捫蘿挽蔦到山趾,仰見吹瀉何崢嶸。” 清 俞正燮 《黟縣山水記》:“捫蘿挽葛,時有至者?!?/p>
遺跡
遺跡 (yíjì) 前人留下的痕跡 historical remains;vestige;trace 瞻顧遺跡?!鳌?歸有光《項脊軒志》龍神
指龍王。 唐 韓愈 《賀雨表》:“龍神效職,雷雨應期。” 宋 唐庚 《戊子大水》詩之一:“寄謝龍神且安處,熟睡深潭不驚汝。” 元 徐再思 《普天樂·吳江八景·華嚴晚鐘》曲:“蝶夢驚,龍神聽,夜坐高僧回禪定,誦瑯函九九殘經(jīng)。”
何事
(1).什么事;哪件事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休沐重還道中》詩:“問我勞何事?沾沐仰清徽?!?唐 方干 《經(jīng)周處士故居》詩:“愁吟與獨行,何事不傷情?”《朱子語類》卷八:“陽氣發(fā)處,金石亦透,精神一到,何事不成?”
(2).為何,何故。 晉 左思 《招隱》詩之一:“何事待嘯歌?灌木自悲吟。”《新唐書·沉既濟傳》:“若廣聰明以收淹滯,先補其缺,何事官外置官?” 宋 劉過 《水調(diào)歌頭》詞:“湖上 新亭 好,何事不曾來?” 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狡脫》:“不解天公意,教人枉猜謎:何事癡呆漢,到處逢佳麗?”
支郎
(1).稱 漢 末、 三國 時僧人 支謙 。 月支國 人,于 東漢 末遷居 吳 地,從 吳 孫權 黃武 二年(公元223年)到 孫亮 建興 二年(公元253年),譯出《大明度無極經(jīng)》等八十八部,一百一十八卷,為著名的佛經(jīng)翻譯家。其人細長黑瘦,眼多白而睛黃,除博通梵籍外,于世間技藝亦多所精究,時人諺曰:“ 支郎 眼中黃,形軀雖小是智囊。”參閱 隋 費長房 《歷代三寶記·魏吳錄》、 宋 道誠 《釋氏要覽·稱謂》。
(2).指 晉 代高僧 支遁 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釋道·禪林諸名宿》:“其時 雪浪 洪恩 本講經(jīng)法司,而風流文藻,辨博自喜,有 支郎 畜馬剪隺之風?!?清 曹寅 《寄題東園》詩之七:“ 支郎 偏愛馬,處士獨憐鶴?!眳⒁姟?支公 ”。
(3).泛稱僧人。 唐 鄭谷 《重訪黃神谷策禪者》詩:“初塵芝閣辭禪閣,卻訪 支郎 是老郎。” 前蜀 韋莊 《下第題青龍寺僧房》詩:“酒薄恨濃消不得,卻將惆悵問 支郎 ?!?/p>
蘇欽名句,瑞泉庵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