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食鹓行振羽儀,九霄雙闕迥參差
出自唐代羊士諤《春日朝罷呈臺中寮友》:
退食鹓行振羽儀,九霄雙闕迥參差。
云披彩仗春風(fēng)度,日暖香階晝刻移。
玉樹籠煙鳷鵲觀,石渠流水鳳凰池。
時清執(zhí)法慚無事,未有長楊漢主知。
注釋參考
退食
(1).語出《詩·召南·羔羊》:“退食自公,委蛇委蛇。” 鄭玄 箋:“退食,謂減膳也。自,從也;從於公,謂正直順於事也?!?朱熹 集傳:“退食,退朝而食於家也。自公,從公門而出也。”后因以指官吏節(jié)儉奉公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梁武帝斷華侈令》:“若能人務(wù)退食,競存約己,移風(fēng)易俗,庶期月有成?!?/p>
(2).退朝就食于家或公馀休息。《北史·高允傳》:“﹝ 司馬消難 ﹞因退食暇,尋 季式 ,酣歌留宿。” 宋 宋敏求 《春明退朝錄》卷上:“予以諫議大夫奉朝請,每退食,觀 唐 人洎本朝名輩撰著以補史遺者,因纂所聞見繼之?!?清 孫枝蔚 《題王金鉉明府琴趣軒》詩之二:“簿書亦云勞,退食有好懷?!?/p>
(3).歸隱;退休?!逗鬂h書·楊秉傳》:“﹝ 楊秉 、 韋著 ﹞俱徵不至,誠違側(cè)席之望,然逶迤退食,足抑茍進(jìn)之風(fēng)。” 唐 方干 《與桐廬鄭明府》詩:“莫道耕田全種秫,兼聞退食亦逢星?!?金 劉迎 《題劉德文戲彩堂》詩:“先生遣決談笑間,退食歸來奉慈母?!?/p>
(4).食量減退;不進(jìn)食。 王西彥 《福元佬和他戴白帽的?!罚骸澳莻€烏花小豬又退食啦,昨晚還是好好的,剛才我去喂麥粥,只把鼻子往槽里攪兩下,就不吃啦?!?/p>
(5).見“ 退魚 ”。
鹓行
指朝官的行列?!读簳埦拏鳌罚骸暗钪欣扇薄?高祖 謂 徐勉 曰:‘此曹舊用文學(xué),且居鵷行之首,宜詳擇其人?!?唐 溫庭筠 《病中書懷呈友人》詩:“鳳闕分班立,鵷行竦劍趨。” 清 唐孫華 《壽陸次公別駕》詩之二:“朝衫久卸別鵷行,陸展猶然髩未蒼?!?/p>
羽儀
(1).《易·漸》:“鴻漸于陸;其羽可用為儀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處高而能不以位自累,則其羽可用為物之儀表,可貴可法也?!焙笠蛞浴坝饍x”比喻居高位而有才德,被人尊重或堪為楷模?!稘h書·敘傳上》:“皇十紀(jì)而鴻漸兮,有羽儀於上京。”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:“ 成帝 時, 班況 女為倢伃,父子并在京師為朝臣也?!?南朝 梁 沉約 《齊故安陸昭王碑文》:“公以宗室羽儀,允膺嘉選?!?唐 韓愈 《燕喜亭記》:“智以謀之,仁以居之,吾知其去是而羽儀於天朝也不遠(yuǎn)矣?!?/p>
(2).猶翼翅。 晉 左思 《吳都賦》:“湛淡羽儀,隨波參差。理翮整翰,容與自玩?!?南朝 梁 江淹 《雜體詩·效嵇康<言志>》:“靈鳳振羽儀,戢景西海濱?!?唐 聶夷中 《胡無人行》:“更愿生羽儀,飛身入青冥?!?/p>
(3).引申為輔翼。 唐 張九齡 《唐故開府儀同三司行尚書左丞相燕國公贈太師張公墓志銘》:“翰飛戾天,羽儀清朝?!?宋 陳亮 《祭郭德?lián)P文》:“晚值兄疾,賴君羽儀?!?/p>
(4).儀仗中以羽毛裝飾的旌旗之類。《南齊書·東昏侯紀(jì)》:“帝烏帽袴褶,備羽儀,登 南掖門 臨望?!薄吨軙せ屎髠鳌の涞郯⑹纺腔屎蟆罚骸?純 等設(shè)行殿,列羽儀,奉之以歸。”《舊唐書·魏徵傳》:“ 徵 平生儉素,今以一品禮葬,羽儀甚盛,非亡者心志?!?/p>
(5).指帝王衛(wèi)隊。 唐 樊綽 《蠻書·南蠻條教》:“羽儀亦無員數(shù),皆清平官等子弟充,諸蠻不與焉。常在 云南王 左右。羽儀長帳前管係之?!薄缎绿茣つ闲U傳上·南詔上》:“以清平子弟為羽儀,王左右有羽儀長八人,清平官見王不得佩劍,唯羽儀長佩之為親信。”
九霄
(1).天之極高處;高空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暢玄》:“其高則冠蓋乎九霄,其曠則籠罩乎八隅。” 唐 武衡 《同幕中諸公送李侍御歸朝》詩:“ 巴 江暮雨連 三峽 , 劍 壁危梁上九霄。” 徐特立 《言立》詩:“丈夫落魄縱無聊,壯志依然抑九霄?!?/p>
(2).道家謂仙人居處?!段倪x·沉約<游沉道士館>詩》:“鋭意三山上,託慕九霄中?!?張銑 注:“九霄,九天仙人所居處也。” 唐 李白 《明堂賦》:“比乎 崑 山之天柱,矗九霄而垂云?!?王琦 注:“按道書,九霄之名,謂赤霄、碧霄、青霄、絳霄、黅霄、紫霄、練霄、玄霄、縉霄也。一説以神霄、青霄、碧霄、丹霄、景霄、玉霄、瑯霄、紫霄、火霄為九霄?!?宋 陸游 《長生觀觀月》詩:“獨倚欄桿吹玉笛,道人不怕九霄寒?!?/p>
(3).喻皇帝居處。 唐 杜甫 《臘日》詩:“口脂面藥隨恩澤,翠管銀罌下九霄?!?/p>
(4).借指帝王。 唐 包佶 《奉和常閣老晚秋集賢院即事寄贈徐薛二侍郎》詩:“九霄偏眷顧,三事早提攜?!?唐 黃滔 《敷水廬校書》詩:“九霄無詔下,何事近清塵?”
雙闕
(1).古代宮殿、祠廟、陵墓前兩邊高臺上的樓觀。《古詩十九首·青青陵上柏》:“兩宮遙相望,雙闕百餘尺?!?唐 吳融 《送僧歸破山寺》詩:“別來雙闕老,歸去片云閒。” 明 王寵 《入消夏灣》詩:“千山翫迴轉(zhuǎn),雙闕開嶙峋?!?/p>
(2).借指宮門。 唐 廣宣 《駕幸天長寺應(yīng)制》詩:“宸游雙闕外,僧引百花間?!?宋 曾鞏 《襄州到任表》:“比亦再過於雙闕,未嘗一對於清光?!?/p>
(3).借指京都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贈徐干》詩:“聊且夜行游,游彼雙闕間?!?唐 杜甫 《承間河北諸道節(jié)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》之十:“意氣即歸雙闕舞,雄豪復(fù)遣 五陵 知?!?仇兆鰲 注:“雙闕,謂都中。” 明 戴縉 《楚江旅懷》詩:“客夢懸雙闕,鄉(xiāng)心逐五羊。”
參差
參差 (cēncī) 差不多;近似 similar 參差 (cēncī) 不齊 uneven;irregular 參差荇菜?!对姟ぶ苣稀りP(guān)睢》 青樹翠蔓,蒙絡(luò)搖綴,參差披拂?!啤?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記》 瓦縫參差,多于周身之帛縷?!啤?杜牧《阿房宮賦》 早晚相差 differ 參差了三兩年 差池;失誤 error 沒半點兒參差 譯意參差 馬虎 careless;casual 不敢參差 關(guān)系不融洽 unharmonious 人人不睦,個個參差羊士諤名句,春日朝罷呈臺中寮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