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轍《次韻劉涇見寄》:
天之蒼蒼亦何有,亦有云漢為之章。
人生混沌一氣耳,嘿嘿何用知肺腸。
孔公孟子巧言語,剖瓢插竹吹笙簧。
含宮吐角千萬變,坐令隱伏皆形相。
我生稟賦本微薄,氤氳方寸不自藏。
譬如蘭根在黃土,春風(fēng)驅(qū)迫生繁香。
口占手寫豈得已,此亦未免物所將。
方將寂寞自收斂,不受世俗斗尺量。
既知仍作未能止,紛紜竟亦類彼莊。
煎烹心脾擢胃腎,自令鬢發(fā)驚秋霜。
嗟子獨(dú)未知此病,從橫自恃觜爪剛。
少年一見非俗物,鏘然修竹鳴孤凰。
近來直欲扛九鼎,令我畏見筆力強(qiáng)。
提攜童子從冠者,揣摩五帝論三皇。
詩書近日貴新說,掃除舊學(xué)漫無光。
竊攘瞿曇剽李耳,牽挽性命推陰陽。
狂流滾滾去不返,長夜漫漫未遽央。
詞鋒俊發(fā)魯連子,慚愧田巴稱老蒼。
是非得失子自了,一醉早醒余所望。
注釋參考
提攜
提攜 (tíxié) 牽扶;攜帶 lead by the hand 長者與之提攜?!抖Y記·曲禮》 及其堤決也,哭聲盈耳,鳧水走避,家人提攜什器,相與掩面淚下,呼天而詈之。——康有為《大同書》 照顧;扶植 look after;foster 昔年洛陽社,貧賤相提攜。—— 白居易《傷友》 七爺若有心提攜她,我敢賭一個(gè)手指,說她會(huì)成當(dāng)代女詩人!——沈從文《王謝子弟》 提拔 promote 荷蒙提攜 攜手;合作 cooperate 我已命國{1|1}民{1*1}dang長此繼續(xù)與你們提攜。——孫中山《致蘇聯(lián)遺書》 指代小孩 child 傴僂提攜。——宋· 歐陽修《醉翁亭記》童子
童子 (tóngzǐ) child;lad 未成年的人 童子六七人?!墩撜Z·先進(jìn)》 彼童子之師?!啤?韓愈《師說》 操童子業(yè)?!读凝S志異·促織》 童生,明清科舉,凡中舉以前,不論年齡大小,皆稱童生 操童子業(yè)?!读凝S志異·促織》揣摩
揣摩 (chuǎimó) 悉心探求 try to figure out 我始終揣摩不透他的意思五帝
五帝 (Wǔ-Dì) 傳說中的五個(gè)古代帝王。通常指黃帝、顓頊( )、帝嚳( )、唐堯、虞舜 the Five Emperors三皇
三皇 (Sān-Huáng) 中國傳說中的古代三個(gè)帝王。通常指燧人伏羲、神農(nóng)或者tian{1-1}皇、地皇、人皇 the Three Emperors—Sui Ren,Fu Hsi, and Shen Nung; or Tian Huang, Ti Huang and Ren Huang蘇轍名句,次韻劉涇見寄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