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上插蒼碧,花下走清湍
出自宋代王質(zhì)《水調(diào)歌頭(饒風嶺上見梅)》:
花上插蒼碧,花下走清湍。
濃霜深覆殘雪,更有月相參。
似我竹溪茅屋,欲曉未明天氣,扶杖繞籬看。
秦楚五千里,何處是江南。
饒風下,人不斷,馬相連。
頗嘗見有此客,相屬意惓惓。
欲為橫吹出塞,無處可尋羌管,短策叩征鞍。
策斷征鞍裂,驚墜玉毿毿。
注釋參考
下走
(1).走卒;供奔走役使的人。 南朝 齊 孔稚珪 《上新定法律表》:“將恐此書,永墜下走之手矣?!?宋 葉適 《司馬溫公祠堂記》:“至於深衣幅巾,退然山澤之間,誠意至義,不敢加一豪於嬰兒下走。” 清 吳熾昌 《客窗閑話·呆官》:“為大令親隨,何等親密,反求管門,是下走之職?!?/p>
(2).自稱的謙詞。《漢書·蕭望之傳》:“若 管晏 而休,則下走將歸 延陵 之皋。” 顏師古 注:“下走者,自謙言趨走之役也?!薄端螘ず紊兄畟鳌罚骸叭糁褂谒你徫邈彛瑒t文皆古篆,既非下走所識,加或漫滅,尤難分明。” 唐 柳宗元 《答元饒州論政理書》:“ 祁大夫 不見 叔向 ,今而預知斯舉,下走之大過矣?!?徐特立 《國文教授之研究》:“下走濫竽教育事業(yè),常病教授無方?!?/p>
清湍
清澈的急流。 晉 陸機 《日出東南隅行》:“遺芳結(jié)飛飆,浮景映清湍。” 唐 柳宗元 《邕州馬退山茅亭記》:“夫美不自美,因人而彰。 蘭亭 也,不遭 右軍 ,則清湍脩竹,蕪沒於空山矣?!?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湘娥思憶》:“ 秦 樹隔 長安 ,蘼蕪連 楚 澤,映清湍,王孫何處解征鞍。”
王質(zhì)名句,水調(diào)歌頭(饒風嶺上見梅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