孤竹舊風(fēng)民有讓,重華余教俗無疵
出自宋代司馬光《送沖卿通判河中府》:
聞道名都行有期,依然想見昔游時(shí)。
寒光一曲秋河轉(zhuǎn),翠領(lǐng)三條夕照移。
孤竹舊風(fēng)民有讓,重華余教俗無疵。
不須到日方登歷,已在君家十二詩。
注釋參考
孤竹
(1).獨(dú)生的竹?!吨芏Y·春官·大司樂》:“孤竹之管,云和之琴瑟,云門之舞,冬日至,於地上圜丘奏之?!?鄭玄 注:“孤竹,竹特生者。” 賈公彥 疏:“孤竹,竹特生者,謂若 嶧陽 孤桐。” 漢 班固 《東京賦》:“爾乃孤竹之管,云和之瑟,雷鼓鼝鼝,六變既畢,冠華秉翟,列舞八佾?!?漢 劉楨 《贈(zèng)從弟》詩之二:“鳳凰集南岳,徘徊孤竹根?!?唐 楊炯 《盂蘭盆賦》:“孤竹之管,云和之瑟,麒麟在郊,鳳凰蔽日。”
(2).古代的一種管樂器。因用孤竹制成,故名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博喻》:“ 嶧陽 孤桐,不能無絃而激哀響; 大夏 孤竹,不能莫吹而吐清聲?!?晉 張協(xié) 《七命》之二:“吹孤竹,拊云和,淵客唱《淮南》之曲,榜人奏《采菱》之歌。” 北周 庾信 《變宮調(diào)》之二:“孤竹調(diào)陽管,空桑節(jié)雅絃?!?宋 張先 《菩薩蠻》詞之一:“佳人學(xué)得 平陽 曲,纖纖玉筍橫孤竹。一弄入云聲,海門江月清?!?/p>
(3).古代樂曲名。 北周 庾信 《為晉陽公進(jìn)玉律秤尺斗升表》:“奏黃鐘而歌大呂,變孤竹而舞《云門》?!薄顿Y治通鑒·后周世宗顯德六年》“百官皆以為然,乃行之” 元 胡三省 注:“空桑、孤竹之韻足以禮神,《云門》、《大夏》之容無虧觀德?!?/p>
(4). 商 周 時(shí)國名。在今 河北省 盧龍縣 ?!秶Z·齊語》:“遂北伐 山戎 ,刜 令支 、斬 孤竹 而南歸?!?韋昭 注:“二國, 山戎 之與也。 令支 ,今為縣,屬 遼西 , 孤竹 之城存焉?!?南朝 梁 任昉 《百辟勸進(jìn)今上箋》:“ 山戎 孤竹 ,束馬景從?!?唐 張說 《吊國殤文》:“北伐兮東胡,邈 遼陽 兮 孤竹 ?!?明 唐寅 《出塞》詩之一:“摐金出 孤竹 ,飛旗掩二 榆 ?!?/p>
(5).《莊子·讓王》:“昔 周 之興,有士二人,處於 孤竹 ,曰 伯夷 、 叔齊 ?!焙笏煊谩?孤竹 ”借指 伯夷 、 叔齊 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博喻》:“ 孤竹 不以絶粒易 鹿臺(tái) 之富, 子廉 不以困匱貿(mào)銅山之豐?!?南朝 宋 范曄 《逸民傳論》:“ 武 盡美矣,終全 孤竹 之絜。” 唐 李德裕 《贈(zèng)右衛(wèi)將軍李安制》:“往者, 產(chǎn) 祿 擅朝, 充躬 交亂,每念王室,殆於阽危,不憚芳蘭之焚,竟全 孤竹 之志?!?/p>
(6).竹的一種。 宋 贊寧 《筍譜·孤竹筍》:“ 襄陽 薤山 下有孤竹,三年方生一筍。及筍成竹,竹母已死矣?!?/p>
(7).復(fù)姓。見《通志·氏族二》。
民有
資產(chǎn)階級民主革命口號(hào)之一。 孫中山 《黨員須研究革命主義》:“民有,即民族也。天下者,天下人之天下,非一、二族所可獨(dú)佔(zhàn)?!?郭沫若 《文化上的友誼競賽》:“真正的‘民治、民享、民有’要在社會(huì)主義制度之下才能實(shí)現(xiàn)?!?/p>
重華
(1). 虞舜 的美稱?!稌に吹洹罚骸霸蝗艋诺?舜 ,曰 重華 ,協(xié)于帝。” 孔 傳:“華,謂文德。言其光文重合於 堯 ,俱圣明?!薄冻o·九章·涉江》:“駕青虬兮驂白螭,吾與 重華 游兮瑤之圃?!币徽f, 舜 目重瞳,故名?!妒酚洝の宓郾炯o(jì)》:“ 虞 舜 者,名曰 重華 ?!?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﹝ 舜 ﹞目重瞳子,故曰 重華 ?!焙笠嘤靡源Q帝王。 宋 楊萬里 《寄題南城吳子直子常上舍兄弟社倉》詩:“ 有虞 有宋 雙重華,兩圣一心民一家?!薄墩f郛》卷二九引 宋 無名氏《朝野遺記》:“重華( 孝宗 )聞上( 光宗 )疾,自臨大內(nèi),撫視時(shí),上噤不知人?!?/p>
(2).舊喻帝王功德相繼,累世升平。 宋 李攸 《宋朝事實(shí)·真宗癸丑赦文》:“良民合歸厚之風(fēng),嘉穀茂重華之歲?!?/p>
(3).歲星的別稱?!妒酚洝ぬ旃贂罚骸皻q星,一曰攝提,曰重華,曰應(yīng)星,曰紀(jì)星。”
余教
(1).遺教?!盾髯印騿枴罚骸敖裰畬W(xué)者,得 孫卿 之遺言餘教,足以為天下法式表儀?!薄妒酚洝芬懔袀鳌罚骸凹爸翖壛t臣之日,餘教未衰?!?宋 王安石 《比部員外郎陳君墓志銘》:“又薄命不幸,數(shù)遭小人,以見困蹶,負(fù)先臣餘教,辱陛下器使之恩?!?/p>
(2).很多的教誨。《史記·蘇秦列傳》:“寡人不敏,僻遠(yuǎn)守海,窮道東境之國也,未嘗得聞餘教?!?/p>
無疵
(1).沒有毛病,沒有缺點(diǎn)?!独献印罚骸皽斐[,能無疵乎!” 唐 韓愈 《讀<荀子>》:“ 孔子 刪《詩》《書》,筆削《春秋》,合於道者著之,離於道者黜去之,故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春秋》無疵。” 宋 李昭玘 《提刑謝啟》:“自非水鏡無疵。權(quán)衡不權(quán),則何以吏知守法,人不稱寃?!?/p>
(2).不挑剔毛病?!痘茨献印镎撚?xùn)》:“人有厚德,無問其小節(jié);而有大譽(yù),無疵其小故。”
(3).木名?!稜栄拧め屇尽罚骸皸嫞瑹o疵?!?邢昺 疏:“棆,美木也,無疵病,因名之?!?/p>
司馬光名句,送沖卿通判河中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