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南北朝謝靈運《登池上樓》
潛虬媚幽姿,
飛鴻響遠音。
薄霄愧云浮,
棲川怍淵沉。
進德智所拙,
退耕力不任。
徇祿反窮海,
臥疴對空林。
衾枕昧節(jié)候,
褰開暫窺臨。
傾耳聆波瀾,
舉目眺嶇嵚。
初景革緒風(fēng),
新陽改故陰。
池塘生春草,
園柳變鳴禽。
祈祈傷豳歌,
萋萋感楚吟。
索居易永久,
離群難處心。
持操豈獨古,
無悶徵在今。
注釋參考
潛虬
見“ 潛虯 ”。
亦作“ 潛虬 ”。亦作“潛虯”。1.猶潛龍。喻有才德而未為世重用之人。 晉 左思 《蜀都賦》:“下高鵠,出潛虯。”《文選·謝靈運<登池上樓>詩》:“潛虯媚幽姿,飛鴻響遠音。” 李善 注:“虯以深潛而保真,鴻以高飛而遠害。今已嬰俗網(wǎng),故有愧虯鴻也?!?唐 李白 《贈別舍人弟臺卿之江南》詩:“令弟經(jīng)濟士,謫居我何傷。潛虬隱尺水,著論談興亡。” 唐 孟郊 《寄張籍》詩:“浮云何當(dāng)來,潛虬會飛騰。” 郭沫若 《李白與杜甫·李白在政治活動中的第二次大失敗》:“ 李白 稱之為‘經(jīng)濟士’,又稱之為‘潛虯’(臥龍)。”
(2).無名指?!度圃姟肪戆似甙溯d《招手令》:“潛虯闊玉柱三分,奇兵闊潛虯一寸。”自注:“潛虯,無名指也。”
幽姿
幽雅的姿態(tài)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登池上樓》詩:“潛虬媚幽姿,飛鴻響遠音?!?唐 白居易 《畫竹歌》:“幽姿遠思少人別,與君相顧空長嘆?!?明 唐寅 《惜梅賦》:“然生不得其地,俗物混其幽姿。”
飛鴻
(1).指畫有鴻雁的旗。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前有車騎,則載飛鴻?!?孔穎達 疏:“鴻,鴻鴈也。鴈飛有行列,與車騎相似,若軍前忽遙見彼人有多車騎,則畫鴻於旌首而載之,使眾見而為防也?!?/p>
(2).蟲名。《逸周書·度邑》:“ 發(fā) 之未生,至于今六十年,夷羊在牧,飛鴻過野?!?/p>
(3).飛行著的鴻雁。 漢 馬融 《長笛賦》:“爾乃聽聲類形,狀似流水,又象飛鴻。” 南朝 宋 鮑照 《數(shù)詩》:“四牡曜長路,輕蓋若飛鴻?!?清 龔自珍 《點絳唇》詞:“目送飛鴻,影入長天滅。”
(4).指音信。 唐 韓愈 《祭竇司業(yè)文》:“自視雛鷇,望君飛鴻,四十餘年,事如夢中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二二回:“無端天外飛鴻到,傳得家庭噩耗來?!?/p>
謝靈運名句,登池上樓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