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貫休《上孫使君》
圣主得賢臣,天地方交泰。恭惟岳精粹,多出于昭代。
君侯握文鏡,獨立塵埃外。王演俗容儀,崔陵小風概。
馨香擁蘭雪,峻秀高嵩岱。嵇松領歲寒,莊劍無礱淬。
威棱玉霜直,匠石金槌大。詩穿明月珠,道拍安期背。
中興鸞鳳集,直道風云會。萬卷似無書,三山如歷塊。
德乎天所縱,清矣誰堪對。有法在朝端,無塵到冠蓋。
具瞻從密勿,旦夕調鼎鼐。為君整衢尊,為君戢蕃塞。
豈知吾后意,憂此毗陵最。親手賜彤弓,蒼生是繄賴。
下車鄰寇散,是物冰壺內(nèi)。龔遂愛廉平,次公太繁碎。
袴襦砧動地,父母歌闤闠。□雪鎖戈鋋,非煙繞旌旆。
寧思子產(chǎn)冰,肯羨任棠薤。忽如春再來,不獨天重戴。
昂藏海嶠鶴,冷碧仙庭檜。物物動和氣,家家有新態(tài)。
芙蓉開帟幕,錦帳無纖壒。鼓角穿凍云,恩波動耕耒。
奸回改精魄,禮教書紳帶。必于堯舜日,還似房杜輩。
野人有章句,格力亦慷慨。若不入丘門,世間更誰愛。
注釋參考
圣主
(1).對當代皇帝的尊稱?!稏|觀漢記·鮑永傳》:“今圣主即位,天下已定,不降何待?” 唐 李白 《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》:“我似浮云殢 吳 越 ,君逢圣主游丹闕,一振高名滿帝都,歸時還弄 峨眉 月?!?明 張居正 《陳六事疏》:“臣又自惟,幸得以經(jīng)術遭逢圣主,備位輔弼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局詐》:“目下有某處將軍缺,倘不吝重金,僕囑內(nèi)兄游揚圣主之前,此任可致?!?/p>
(2).泛稱英明的天子。《戰(zhàn)國策·秦策三》:“良醫(yī)知病人之死生,圣主明於成敗之事。” 漢 王褒 《圣主得賢臣頌》:“及其遇明君遭圣主也,運籌合上意,諫諍則見聽。”《舊唐書·忠義傳上·王義方》:“臣聞附下罔上,圣主之所宜誅;心狠貌恭,明時之所必罰?!?清 曾國藩 《何君殉難碑記》:“飢寒逼身,難顧廉恥;圣主不能安其民,慈母不能撫其子?!?/p>
賢臣
賢明的臣子?!稏|周列國志》第二回:“君王不畏天變,黜逐賢臣,恐國家空虛,社稷不保。”
地方
地方 (dìfāng) 地面的某一個特定地區(qū);一個特定的所在地點 place 一條地毯的破舊的地方 一個特定的地點 point 沿途在一些地方停留 各行政區(qū) locality 地方組織 部分 part,respect 劇中最動人的地方 town crier 地保 令他們報個“暴病身亡”,合族中及地方遞一張保呈?!都t樓夢》 地方 (dìfāng) local 當?shù)? 地方公共汽車線路 地方武裝 各行政區(qū)的 地方政治 地方風俗交泰
(1).《易·泰》:“天地交,泰?!?王弼 注:“泰者,物大通之時也?!毖蕴斓刂畾馊谕ǎ瑒t萬物各遂其生,故謂之泰。后以“交泰”指天地之氣和祥,萬物通泰。 漢 王符 《潛夫論·班祿》:“是以天地交泰,陰陽和平?!?前蜀 貫休 《上孫使君》詩:“圣主得賢臣,天地方交泰?!?/p>
(2).指君臣之意互相溝通,上下同心。 明 張居正 《慶成侍宴》詩:“交泰正逢千載會,譾才何以佐昇平。”《平山冷燕》第一回:“百官既具表稱賀,朕當賜宴答之,以表一時君臣交泰之盛?!?/p>
貫休名句,上孫使君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