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沂孫《晉王大令保母帖》:
脫落黃祊帖,按辭大令書。
稍作蘭亭面,七美諒非虛。
或訝缺勿毀,或疑集悲夫。
考真固云癖,訂偽亦以愚。
第觀竁中藏,清玩唯研壺。
晉人擅風(fēng)流,宜與后世殊。
所惜尚言數(shù),卜年八百馀。
貞石久且泐,雙松當(dāng)幾枯。
片磚曷未化,逮茲厄耕鋤。
方其內(nèi)幽鐫,要以托荒墟。
孰知坐此故,反能誤意如。
傳世豈所幸,況遭孽韓污。
辨端更為累,但資文字娛。
陶土或若此,何為殉玉魚。
注釋參考
耕鋤
(1).耕田除草。亦泛指農(nóng)作。 唐 儲(chǔ)光羲 《田家雜興》詩:“日旰懶耕鋤,登高望川陸?!?清 惲敬 《三代因革論四》:“﹝ 黃帝 ﹞因民之欲便于耕鋤饁饟守望,而以廬井合之?!?/p>
(2).猶鏟除。 宋 陸游 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十:“其數(shù) 京 之罪曰:‘列圣詒謀之憲度,掃蕩無餘;一時(shí)異議之忠賢,耕鋤略盡?!?/p>
王沂孫名句,晉王大令保母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