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次韻林太淵二首》:
齒宿何妨意尚新,向來誤認(rèn)假為真。
漏名左相門首客,占籍愚公谷里人。
上知豈無千慮失,下官惟有兩眉顰。
史臣傳與頌臺(tái)謚,未抵杯中物切身。
注釋參考
史臣
史官。 晉 潘岳 《馬汧督誄序》:“亦命史臣 班固 而為之誄。” 唐 杜甫 《八哀詩·故司徒李公光弼》:“直筆在史臣,將來洗筐篋?!?清 孫枝蔚 《人日示小子》詩:“既蒙天子奬,便入史臣注。”參見“ 史官 ”。
頌臺(tái)
指古代太常寺之類專司禮樂、祭祀的官署,因其多祝頌之事,故稱。 明 方孝孺 《祭鄭仲舒太常文》:“世之仕者,恒以困州縣沉下僚為憾,而公之所歷,講殿、禁林、學(xué)省、頌臺(tái),眾人望之,若高舉而登僊?!?/p>
杯中物
指酒。 晉 陶潛 《責(zé)子》詩:“天運(yùn)茍如此,且進(jìn)杯中物。” 唐 韓翃 《送齊明府赴東陽》詩:“風(fēng)流好愛杯中物,豪蕩仍欺陌上郎?!?宋 辛棄疾 《滿江紅·送信守鄭舜舉被召》詞:“問人間,誰管別離愁?杯中物?!?元 關(guān)漢卿 《金線池》第二折:“你不肯冷落了杯中物,我怎肯生疎了絃上手?!币嘧鳌?杯中之物 ”?!缎咽篮阊浴げ倘鸷缛倘鑸?bào)仇》:“﹝ cai{1*1}武 ﹞平昔別無所好,偏愛的是杯中之物,若一見了酒,連性命也不相顧?!?/p>成語解釋杯子中的東西,指酒。杯中物出處晉·陶潛《責(zé)子》詩:“天運(yùn)茍如此,且進(jìn)杯中物。”使用例句賴有杯中物,還同海上鷗。
切身
切身 (qièshēn) 親自 direct 身切體驗(yàn) 關(guān)系到自身 personal 切身利益劉克莊名句,次韻林太淵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