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慧空《送化士》:
洞山身如椰子大,不畜粒米與莖菜。
無人煙處門打開,接待方來也奇怪。
吉山從作山中主,只用十方菩薩子。
二時鐘鼓不曾虧,是汝持來還供汝。
兩翁同中具生殺,明眼高流試提撥。
可中見得無少差,是謂能持吉山缽。
注釋參考
中見
指中見人。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:“他每眾人多是地方中見。” 清 李漁 《慎鸞交·贈妓》:“喜得有個中見,老兄若不信,只問貴相知便了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五二回:“只是這里邊也要有一個人做個中見,寫一張切切實實的借券,交與你執(zhí)著?!?/p>
得無
得無 (déwú) 恐怕,是不是。常和“耶”構(gòu)成表推測性的疑問句 whether or not;perhaps;I think 若輩得無苦貧乎?!鳌?崔銑《記王忠肅公翱三事》 得無教我獵蟲所耶?!读凝S志異·促織》少差
稍微好轉(zhuǎn)。 晉 陶潛 《搜神后記》卷五:“吾形已見,不宜復留,當相委去。雖然,爾后自當少差。勤於田作,漁採治生。留此殼去,以貯米穀,常可不乏。”
細微的差異。《魏書·律歷志下》:“今《甲子》新歷, 業(yè)興 ( 李業(yè)興 )潛構(gòu)積年,雖有少差,校於《壬子元歷》,近天者多?!?清 褚人穫 《堅瓠補集·真夢》:“旬日后得妻手書并詩,皆夢中所見,毫無少差?!?/p>
釋慧空名句,送化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