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十翁非浪走時,夜窗自恨賦歸遲
出自宋代方回《追用徐廉使參政子方申屠侍御致遠張御史鵬飛》:
七十翁非浪走時,夜窗自恨賦歸遲。
睡稀枕上無春夢,吟苦樓前有月知。
茅索愿追田畯喜,瓜薪遙念室人悲。
卻須天上綸言手,小為農甿緩繭絲。
注釋參考
走時
(1).走運,交好運。《糊涂世界》卷三:“我這個媒人真真是不走時,弄得兩頭不落好?!?徐興業(yè) 《金甌缺》第一部第九章二:“‘人要走時,狗要逢主。’一個公相的高鄰發(fā)表他的高見,‘這兩年,咱們這位高鄰公相大人也算是不走時運了?!?/p>
(2).鐘表的計時走動。如:這只表走時準不準?
賦歸
《論語·公冶長》:“子在 陳 曰:‘歸與,歸與!’”后因以“賦歸”表示告歸,辭官歸里。 宋 朱熹 《宿密庵分韻賦詩得衣字》:“明朝驛騎黃塵里,莫待迷涂始賦歸?!?明 宋濂 《送許時用還越中序》:“ 濂 竊自念時用英俊士,此行何所不至,鸞臺鳳閣將以次而升,何日能賦歸?”亦作“ 賦歸歟 ”。 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五:“而翁南下賦歸歟,值我新婚北上初。”
方回名句,追用徐廉使參政子方申屠侍御致遠張御史鵬飛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