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曹勛《宮詞三十三首》:
嗣歲龐恩浹九垓,熙熙人物詠春臺。
行知大業(yè)同文軌,今見蕭曹佐漢來。
注釋參考
行知
(1).實(shí)踐其所得到的認(rèn)識。 清 曾國藩 《送唐先生南歸序》:“博求萬物之理,以尊聞而行知。”
(2).公文術(shù)語。行文通知。 清 薛福成 《代李伯相籌議海防事宜疏》:“擬請旨敕下該衙門申明舊例,行知各省?!?/p>
(3).指通知事項(xiàng)的文書?!豆賵霈F(xiàn)形記》第三回:“且説 黃知府 有一天上院回來,正在家里喫夜飯,忽然院上有人送來一角文書;拆開一看,正是保準(zhǔn)過班的行知?!?/p>
大業(yè)
大業(yè) (dàyè) 偉大的功業(yè)、事業(yè) great cause 帝業(yè) empire 高深的學(xué)業(yè) academic career文軌
(1).文字和車軌。古代以同文軌為國家統(tǒng)一的標(biāo)志。語本《禮記·中庸》:“今天下車同軌,書同文。”《晉書·謝安傳》:“ 安 方欲混一文軌,上疏求自北征?!?唐 李德裕 《謝恩不許讓官表狀》:“況今四表無事,六氣斯和,簫勺可致於治平,文軌盡同於元化?!?宋 王禹偁 《單州成武縣行宮上梁文》:“一戎而倒載干戈,萬國而混同文軌?!?鄭觀應(yīng) 《盛世危言·鐵路》:“至今日而地球九萬里風(fēng)氣大通,以日行百里計(jì)之,環(huán)球一周,累年不能達(dá),文軌何由一,聲問何由通乎?”
(2).引申指疆域?!吨軙愤\(yùn)傳》:“文軌之內(nèi),奔赴未盡;隣境遠(yuǎn)聞,使猶未至。”
(3).作文的規(guī)范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超奇》:“ 長生 死后,州郡遭憂,無舉奏之吏,以故事結(jié)不解,徵詣相屬,文軌不尊,筆疏不續(xù)也?!薄端鍟ざ耪貍鳌罚骸坝种段恼麦w式》,大為后進(jìn)所寳,時(shí)人號為文軌?!?/p>
蕭曹
蕭何 和 曹參 。《史記·張丞相列傳》:“ 昌 ( 周昌 )為人彊力,敢直言,自 蕭 曹 等皆卑下之?!?唐 高適 《自淇涉黃河途中作》詩之十二:“力爭固難恃,驕戰(zhàn)曷能久。若使學(xué) 蕭 曹 ,功名當(dāng)不朽?!?明 汪廷訥 《種玉記·贈玉》:“怎能樹 蕭 曹 舊日勛猷,還念鸞皇偶何年好逑?!?清 邵長蘅 《雜詩》:“ 蕭 曹 自刀筆, 樊 灌 奮駑駘。”
曹勛名句,宮詞三十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5信之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