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宰《松江道中》:
久作松江夢,重來泛短蓬。
淡云飛急云,枯葉戰(zhàn)狂風(fēng)。
煙末三家市,波心一釣翁。
鴟夷身計(jì)耳,吳越等成空。
注釋參考
鴟夷
(1).革囊?!稇?zhàn)國策·燕策二》:“昔者 五子胥 説聽乎 闔閭 ,故 吳王 遠(yuǎn)跡至於 郢 。 夫差 弗是也,賜之鴟夷而浮之江?!薄妒酚洝の樽玉懔袀鳌罚骸?吳王 聞之大怒,乃取 子胥 尸盛以鴟夷革,浮之江中?!?裴駰 集解引 應(yīng)劭 曰:“取馬革為鴟夷。鴟夷,榼形?!?明 梁辰魚 《浣紗記·死忠》:“你一死之后,當(dāng)取汝尸盛以鴟夷之革,浮之江中?!?/p>
(2).借指 春秋 吳 伍員 。 明 高啟 《行路難》詩之二:“ 鉤弋 死 云陽 , 鴟夷 棄江沙。”
(3).指盛酒器。《藝文類聚》卷七二引 漢 揚(yáng)雄 《酒賦》:“鴟夷滑稽,腹如大壺,盡日盛酒,人復(fù)藉酤?!?宋 司馬光 《柳溪對(duì)雪》詩:“鴟夷賒美酒,油壁繫輕車?!?清 陳維崧 《滿庭芳·吾邑茶具俱出蜀山暮春泊舟山下漫賦此詞》:“看鴟夷撲滿,磊磊邱樊?!币槐咀鳌?鴟彝 ”。
(4).即 鴟夷子皮 。 唐 杜牧 《杜秋娘詩》:“ 西子 下 姑蘇 ,一軻逐 鴟夷 ?!?馮集梧 注:“《史記·貨殖傳》: 范蠡 乘扁舟,浮于江湖,變名易姓,適 齊 為 鴟夷子皮 ?!?宋 張孝祥 《水調(diào)歌頭》詞:“欲酹 鴟夷 、 西子 ,未辨當(dāng)年功業(yè),空繫五湖船。” 郁達(dá)夫 《留別》詩之二:“ 鴟夷 應(yīng)笑先生拙,難買輕舟泛五湖。”參見“ 鴟夷子皮 ”。
(5).拇指。行酒令的手勢。
身計(jì)
(1).生計(jì)。 唐 方干 《客行》詩:“鄉(xiāng)心日落后,身計(jì)酒醒時(shí)。” 明 康海 《王蘭卿》第三折:“便活到百歲千秋索一死,則不如另尋箇身計(jì)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礬清湖》詩:“生涯免溝壑,身計(jì)謀樵漁?!?/p>
(2).為自身打算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歸心》:“求道者,身計(jì)也;惜費(fèi)者,國謀也。身計(jì)國謀,不可兩遂。” 宋 洪邁 《容齋五筆·人生五計(jì)》:“二十為丈夫,骨強(qiáng)志健,問津名利之場,秣馬厲兵,以取我勝,如驥伏櫪,意在千里,其名曰身計(jì)?!?/p>
吳越
(1). 春秋 吳國 與 越國 的并稱。《國語·吳語》:“不修 方城 之內(nèi),踰諸夏而圖東國,三歲於 沮 汾 以服 吳 越 ?!?/p>
(2). 吳 越 兩國時(shí)相攻伐,積怨殊深,因以比喻仇敵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四:“當(dāng)初指望做夫妻,誰知變成 吳 越 ?!?元 關(guān)漢卿 《碧玉簫》曲:“休謊説,不索尋 吳 越 。喒,負(fù)心的教天滅?!薄毒劳ㄑ浴ぐ啄镒佑梨?zhèn)雷峰塔》:“我與你恩愛深重,教你穿在身上,恩將讎報(bào),反成 吳 越 ?”
(3).指 春秋 吳 越 故地(今 江 浙 一帶)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責(zé)躬詩》:“甘赴 江 湘 ,奮戈 吳 越 ?!?唐 李白 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:“我欲因之夢 吳 越 ,一夜飛度 鏡湖 月。” 清 方文 《宋遺民詠·龔圣予開》:“往來 吳 越 間,傷心舊宗社。”
(4). 五代 十國之一。始祖 錢镠 ,據(jù)有今 江蘇省 西南部、 浙江省 全部和 福建省 東北部,后降于 北宋 ?!杜f五代史·世襲傳二·錢鏐》:“ 梁祖 革命,以 鏐 為尚父、 吳越 國王。”
劉宰名句,松江道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