門前記取垂楊樹,只藏他、三兩秋鶯
出自清代郭麐《高陽(yáng)臺(tái)·將反魏塘疏香女子亦以次日歸吳下置酒話別離懷》:
暗水通潮,癡云閣雨,微陰不散重城。
留得枯荷,奈他先作離聲。
清歌欲遏行云住,露春纖、并坐調(diào)笙。
莫多情,第一難忘,席上輕盈。
。
天涯我是飄零慣,任飛花無(wú)定,相送人行。
見說蘭舟,明朝也泊長(zhǎng)亭。
門前記取垂楊樹,只藏他、三兩秋鶯。
一程程,愁水愁風(fēng),不要人聽。
注釋參考
前記
(1).以前的記載。 漢 劉向 《新序·節(jié)士上》:“ 子臧 曰:‘前記有之:圣達(dá)節(jié),次守節(jié),下不失節(jié),為君非吾節(jié)也?!?/p>
(2).編著者在自己著作的正文前所加的說明、介紹一類文字。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趙家璧》:“中央怕《豎琴》前記,真是膽小如鼷?!?巴金 《探索集·灌輸和宣傳》:“我的唯一辦法就是在自己的作品書前寫序,寫小引,寫前記,書后寫后記,寫附記,寫跋?!?/p>
垂楊
(1).垂柳。古詩(shī)文中楊柳常通用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隋王鼓吹曲·入朝曲》:“飛甍夾馳道,垂楊蔭御溝?!?唐 萬(wàn)齊融 《送陳七還廣陵》詩(shī):“落花馥河道,垂楊拂水窗?!薄独蠚堄斡洝返诙兀骸暗搅?濟(jì)南府 ,進(jìn)得城來(lái),家家泉水,戶戶垂楊。” 魯迅 《送增田涉君歸國(guó)》詩(shī):“卻折垂楊送歸客,心隨東棹憶華年?!?/p>
(2).詞牌名。雙調(diào),一百字或九十八字。本詠垂楊,后為詞牌名。參閱《詞譜》卷二八。
三兩
約數(shù),表示少量。《漢書·蕭何傳》:“諸君獨(dú)以身從我,多者三兩人, 蕭何 舉宗數(shù)十人皆隨我,功不可忘也?!?唐 白居易 《琵琶行》:“轉(zhuǎn)軸撥弦三兩聲,未成曲調(diào)先有情。” 宋 蘇軾 《惠崇春江晚景》詩(shī):“竹外桃花三兩枝,春江水暖鴨先知?!?元 紀(jì)君祥 《趙氏孤兒》第三折:“三兩下打死了呵,你就做的箇死無(wú)招對(duì)?!?馬烽 《三年早知道》:“他三兩步就跑到我跟前,熱情地和我握手?!?/p>
郭麐名句,高陽(yáng)臺(tái)·將反魏塘疏香女子亦以次日歸吳下置酒話別離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化妝改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