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近現(xiàn)代馬一浮《答樊漱圃》:
論年炳燭共馀光,尚有題詩寄草堂。
歲暮空山雙樹下,幾人白發(fā)對斜陽。
注釋參考
論年
論年歲,按年齡說。 北周 庾信 《喜晴應(yīng)詔敕自疏韻》:“有慶兆民同,論年天子萬?!?前蜀 杜光庭 《墉城集仙錄·紫微王夫人》:“於是高棲于峯岫,并金石而論年耶?” 清 周亮工 《書影》卷二:“論年則幼,在禮則當學(xué)矣。”
炳燭
(1).點燭?!斗ㄔ分榱帧肪砭哦骸芭e家走出,炳燭照之,亦了無異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粉蝶》:“還齋炳燭,見琴橫案上?!?/p>
(2). 漢 劉向 《說苑·建本》:“ 晉平公 問於 師曠 曰:‘吾年七十,欲學(xué)恐已暮矣。’ 師曠 曰:‘何不炳燭乎……臣聞之少而好學(xué),如日出之陽;長而好學(xué),如日中之光;老而好學(xué),如炳燭之明。炳燭之明,孰與昧行乎?’”后因以“炳燭”比喻老而好學(xué)。 清 錢謙益 《病榻消閑雜詠》之八:“白顛炳燭渾無暇, 魯 酒 吳 羹一味休?!?清 顧炎武 《與湯圣弘書》:“弟以望七衰齡,猶希炳燭?!?/p>
題詩
(1).就一事一物或一書一畫等,抒發(fā)感受,題寫詩句。多寫于柱壁、書畫、器皿之上。 唐 高適 《人日寄杜二拾遺》詩:“人日題詩寄草堂,遙憐故人思故鄉(xiāng)?!?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崔顥》:“后游 武昌 ,登 黃鶴樓 ,感慨賦詩。及 李白 來,曰:‘眼前有景道不得, 崔顥 題詩在上頭?!療o作而去,為哲匠斂手云。” 清 金埴 《不下帶編》卷二:“頃見一士題詩隣壁,甚佳?!?/p>
(2).指所題寫的詩句。 魯迅 《南腔北調(diào)集·“連環(huán)圖畫”辯護》:“《你的姊妹》木刻七幅,題詩一幅?!?/p>
草堂
草堂 (cǎotáng) 草廬。隱者所居的簡陋茅屋 thatched cottage馬一浮名句,答樊漱圃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5準點鬧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