臥笛長吟,層霾乍裂,寒月溟濛千里
出自宋代吳文英《齊天樂(齊云樓)》:
凌朝一片陽臺影,飛來太空不去。
棟與參橫,簾鉤斗曲,西北城高幾許。
天聲似語。
便閶闔輕排,虹河平溯。
問幾陰晴,霸吳平地漫今古。
西山橫黛瞰碧,眼明應(yīng)不到,煙際沈鷺。
臥笛長吟,層霾乍裂,寒月溟濛千里。
憑虛醉舞。
夢凝白闌干,化為飛霧。
凈洗青紅,驟飛滄海雨。
注釋參考
長吟
長吟 (chángyín) 音調(diào)緩而長的吟詠 chant in the slow,low and deep tone 指蟲鳥長聲的鳴叫 chirp in slow tone 鳴蟬在樹葉里長吟。——魯迅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》寒月
(1).清冷的月亮。亦指清寒的月光。 唐 李白 《望月有懷》詩:“寒月?lián)u清波,流光入窗戶。” 元 吳澄 《送國子伴讀倪行簡赴京》詩:“不怕狂風(fēng)妨去鷁,偏愁寒月照棲鴉。” 瞿秋白 《餓鄉(xiāng)紀程》十四:“偶爾掠過林木的缺處,就突然放出晶光雪亮的寒月,寒芒直射,撲入車窗?!?/p>
(2).寒冷的月令,指冬天。 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物部三》:“園有餘地,不能種蔬,競拔草根醃藏,以為寒月之用?!?清 陳夢雷 《西郊雜詠》之七:“寒月富桑麻,酒酣歌相續(xù)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