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隱留此處,一點天邊宿
出自唐代鮑溶《秋晚銅山道中宿隱者》:
我鄉(xiāng)山川遙,秋晚空景促。
天明共云散,日落依鳥宿。
。
主人逃名子,鶴發(fā)臥空谷。
野言得真風,山貌宜古服。
。
喜于無聲地,暫傲羲皇俗。
秋窗照疏螢,寒犬吠落木。
。
朝隱留此處,一點天邊宿。
今憶見此時,添悲覽止足。
。
遲遲清夜晝,幽路出深竹。
笑謝萬戶侯,余將恥干祿。
注釋參考
朝隱
舊謂雖居位在朝,而淡泊恬退與隱居無異。 漢 揚雄 《法言·淵騫》:“或問, 柳下惠 非朝隱者與?”《后漢書·張衡傳》:“庶前訓之可鉆,聊朝隱乎柱史。” 清 金農 《東崗臥病》詩:“敢與 王郎 比朝隱,愛閑多病閉門深?!?章炳麟 《駁康有為論革命書》:“次即束身自好,優(yōu)游卒歲,以自處於朝隱。”
一點
一點 (yīdiǎn) 漢字的一種筆畫。常指書畫中的點畫 point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數量 a little;a bit 做一點事 一方面,一部分 side 抓住一點,不及其余 一小時 a hour 下午一點天邊
天邊 (tiānbiān) 無限的空間 the remotest places as the ends of the earth;beyond the horizon 你從哪里來的,親愛的小東西?從天邊來到這里鮑溶名句,秋晚銅山道中宿隱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