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耒《堂下幽草》:
烈日三萬里,所至壞金石。
嗟哉庭中草,獨(dú)不改佳色。
日中雖暫萎,晨露發(fā)鮮碧。
深根通九地,變化有微測(cè)。
應(yīng)知一氣移,不得常炎赫。
注釋參考
嗟哉
嘆詞。 漢 馬援 《武溪深行》:“滔滔 武溪 一何深,鳥飛不度,獸不敢臨,嗟哉 五溪 兮多毒淫?!薄逗鬂h書·耿弇傳論》:“嗟哉,義重于生,以至是乎!” 唐 韓愈 《嗟哉董生行》:“嗟哉 董生 朝出耕,夜歸讀古人書,盡日不得息?!?/p>
佳色
妍麗的顏色;美麗的光彩。 晉 陶潛 《飲酒》詩之七:“秋菊有佳色,裛露掇其英。” 唐 元稹 《月三十韻》:“上弦何汲汲,佳色轉(zhuǎn)依依。” 元 何中 《游樂安穆山寺》詩:“秋陰出南郭,佳色來遠(yuǎn)山。”
張耒名句,堂下幽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