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劍榮中貴,銜珠盛出師
出自唐代張說《送趙二尚書彥昭北伐》:
虜?shù)睾颖希叧莻浯藭r(shí)。
兵連紫塞路,將舉白云司。
提劍榮中貴,銜珠盛出師。
日華光組練,風(fēng)色焰旌旗。
投筆尊前起,橫戈馬上辭。
梅花吹別引,楊柳賦歸詩。
注釋參考
提劍
《史記·高祖本紀(jì)》:“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,此非天命乎?”后以“提劍”謂起兵或從軍。 唐 杜牧 《感懷詩》:“ 高文 會(huì) 隋 季,提劍徇天意。” 明 何景明 《挽謝晚耕》詩:“ 日南 提劍志,海上卻金名。”
中貴
中貴 (zhōngguì) 有權(quán)勢(shì)的太監(jiān)。中,即禁中,指皇宮 powerful eunuch 中貴多黃金,連云開甲宅?!畎住豆棚L(fēng)》銜珠
(1).相傳曾有鶴為獵人所射, 噲參 醫(yī)其瘡,愈而放之,后鶴夜到門外, 參 執(zhí)燭視之,見鶴雌雄至,各銜明珠以報(bào) 參 。又, 隋侯 出行,見大蛇被傷中斷,疑其靈異,使人以藥封之,蛇乃能走。歲馀,蛇銜明珠以報(bào)。事見《淮南子·覽冥訓(xùn)》 漢 高誘 注、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二十。詩文中常用為報(bào)恩之典。 漢 焦贛 《易林·謙之泰》:“白鶴銜珠,夜寳反明。懷我德音,身受光勞。” 南朝 梁武帝 《孝思賦》:“靈蛇銜珠以酬德,慈烏反哺以報(bào)親。” 唐 張說 《和朱使欣》詩之一:“空傳人贈(zèng)劍,不見虎銜珠?!?/p>
(2).《初學(xué)記》卷二七引 晉 王嘉 《拾遺記》:“ 黃帝 之子名 青陽 ,是曰 少昊 ,一名 摯 ,有白云之瑞,號(hào)為 白帝 。有鳳銜明珠致於庭, 少昊 乃拾珠懷之,使照服於天下。”后用恩賞之典。 唐 李嶠 《沙吒忠義等官爵制》:“宜膺剖珪之錫,兼峻銜珠之寵?!?/p>
出師
出師 (chūshī) 完成從師學(xué)藝 finish one’s apprenticeship 率兵征討 dispatch troops to fight;send out an army 出師未捷身先死,長使英雄淚滿襟。——杜甫《蜀相》張說名句,送趙二尚書彥昭北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