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無利欲愁都散,路有仙凡悟便分
出自宋代王镃《山中述懷柬詳議梅磵四弟》:
春入青山伴白云,市朝新事不曾聞。
心無利欲愁都散,路有仙凡悟便分。
夜月蕉花秦世夢,寒煙草子宋時墳。
抽丁不到空林客,自采楓香禮斗君。
注釋參考
利欲
對私利的欲望。 漢 蔡邕 《故太尉喬公廟碑》:“雅性謙克,不吝於利欲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審舉》:“不為利欲動,不為屬託屈?!?宋 陸游 《秋思》詩:“利欲驅(qū)人萬火牛,江湖浪跡一沙鷗?!?蕭乾 《一本褪色的相冊》八:“迎接我的,是一張中年商人的臉,削長,尖瘦,布滿了利欲的皺紋?!?/p>
仙凡
(1).仙境與人間。 元 劉因 《游天城》詩:“天設(shè)限仙凡,云生失昏曉?!?/p>
(2).謂仙人與凡人。 明 朱有燉 《風(fēng)月牡丹仙》第三折:“秀才,你讀書人,豈不知幽冥之理,仙凡之道,不可如此!” 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六朝小說和唐代傳奇文有怎樣的區(qū)別》:“那時還相信神仙和鬼神,并不以為虛造,所以所記雖有仙凡和幽明之殊,卻都是史的一類?!?/p>
(3).借喻皇宮內(nèi)苑與宮外。 宋 王辟之 《澠水燕談錄·歌詠》:“ 楊文公 初為光祿丞, 太宗 頗愛其才。一日,后苑賞花宴詞臣,公不得預(yù),以詩貽諸館閣曰:‘聞戴宮花滿鬢紅 上林 絲筦待重瞳, 蓬萊 咫尺無因到,始信仙凡迥不同?!?/p>
(4).比喻朝廷與地方。 宋 蘇軾 《贈人》詩:“別后休論信息疎,仙凡自古亦殊途……誰憐澤畔行吟者,目斷 長安 貌欲枯?!?馮應(yīng)榴 注:“其人由官 荊 楚 而內(nèi)召入 汴 者。”
王镃名句,山中述懷柬詳議梅磵四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