才高王儉幕中雋,氣懾孫郎帳下兒
出自宋代陳造《次韻楊宰食蓮戲作》:
詩到衰翁耐病時(shí),辟渠三舍更何疑。
才高王儉幕中雋,氣懾孫郎帳下兒。
向我論交得無意,他時(shí)懷舊更長思。
蓮莖把玩不為腹,羨殺逢人飲上池。
注釋參考
高王
(1).指 五代 南平王 高從誨 。 宋 蘇軾 《荊州》詩之四:“朱檻城東角, 高王 此望沙?!?王文誥 輯注引 馮應(yīng)榴 曰:“《五代史》: 高從誨 嗣為 荊南 節(jié)度使,封 渤海王 ,改封 南平王 ?!?/p>
(2).佛教語。最上之王。 清 俞樾 《春在堂隨筆》卷十:“﹝《高王觀世音經(jīng)》﹞至今相傳,以為高王之名,由 高歡 而得也。其實(shí)不然。佛家稱謂,凡尊之則曰王,如鹿曰鹿王,象曰象王, 須彌山 則曰 須彌山王 ,皆是也。王而再加以尊稱,則曰高王?!洞蟛厥ソ谭▽殬?biāo)目》有《一切法高王經(jīng)》一卷,云與《諸法最上王經(jīng)》本同。然則‘一切法’即‘諸法’,‘高王’即‘最上王’矣?!陡咄跤^世音經(jīng)》,言此《觀世音經(jīng)》於諸經(jīng)中為最上也,非由 高歡 得名也?!稑?biāo)目》所載,又有《金光明最勝王經(jīng)》、《大方等頂王經(jīng)》。以此例之,最上王即最勝王,高王即頂王?!?/p>
氣懾
氣懾 (qìshè) 膽怯,畏懼 cowardly;timid 氣懾。——清· 邵長蘅《青門剩稿》孫郎
(1).指 三國 吳 孫策 ?!度龂尽侵尽O策傳》“ 策 為人,美姿顏,好笑語”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《江表傳》:“ 策 時(shí)年少,雖有號(hào)位,而士民皆呼為 孫郎 ?!薄度龂萘x》第十五回:“ 孫策 當(dāng)先出馬,高聲大叫:‘ 孫郎 在此!’眾軍皆驚?!?/p>
(2).指 三國 時(shí) 吳 主 孫權(quán) 。 唐 王維 《故人張諲以詩見贈(zèng)聊獲酬之》:“屏風(fēng)誤點(diǎn)惑 孫郎 ,團(tuán)扇草書輕內(nèi)史?!?趙殿成 箋注引《歷代名畫記》:“ 曹不興 , 吳興 人也。 孫權(quán) 使畫屏風(fēng),誤落筆點(diǎn)素,因就成蠅狀。 權(quán) 疑其真,以手彈之?!?宋 蘇軾 《江城子·密州出獵》詞:“為報(bào)傾城隨太守,親射虎,看 孫郎 ?!卑?, 孫權(quán) 曾騎馬射虎,馬被虎傷, 權(quán) 投以雙戟,虎卻。參閱《三國志·吳志·吳主傳》。
帳下兒
猶部下;兵卒。《三國志·吳志·張昭傳》“ 權(quán) 素服臨弔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《典略》:“余曩聞 劉荊州 嘗自作書,欲與 孫伯符 ,以示 禰正平 , 正平 蚩之,言:‘如是為欲使 孫策 帳下兒讀之邪?將使 張子布 見乎?’” 宋 蘇軾 《次韻答劉景文左藏》:“但空 賀監(jiān) 杯中物,莫示 孫郎 帳下兒。”
陳造名句,次韻楊宰食蓮戲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