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镃《記雪三首》:
清曉疎籬尚露根,飯余俄復(fù)擁柴門。
南湖水色君知否,萬斛鵝黃貯玉盆。
注釋參考
清曉
清曉 (qīngxiǎo) 清晨;天剛亮的時(shí)候 early morning 清曉的微風(fēng),略帶涼意露根
指百姓流離失所,暴露于野。根,國之根本,指人民。《三國志·吳志·陸凱傳》:“民有離散之怨,國有露根之漸。”《三國演義》第一二○回:“今國無一年之蓄,有露根之漸。” 明 彭大翼 《山堂肆考·人事·露根》:“史云:國無一年之積,則有露根之漸。露,暴露也;根,民根也。國以民為本,故國無積蓄,ze{1~1}民漸至於流離暴露也?!?/p>
柴門
柴門 (cháimén) 用零碎木條木板或樹枝做成的門,舊時(shí)也比喻貧苦人家 gate made of wood or tree trunk 倚杖柴門外,臨風(fēng)聽暮蟬。——唐· 王維《輞川閑居贈(zèng)裴秀才迪》張镃名句,記雪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